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东南亚邪术怪谈 > 第177章 密集地雷

第177章 密集地雷(1/2)

    柬埔寨还有一种奇怪的惩罚方式,那些在监狱里的人,如果赎罪减刑,那么就要练习排雷,学成之后去雷区接受真实排雷,依靠排雷来减刑和赎罪。

    还有以前被半路拉了壮丁,然后被迫去埋地雷的,国家解放后,这些人内心也问心有愧,自己自愿去参加排雷来赎罪。

    那么,这些地雷的来源来自哪里呢?最多来自于红色高棉和越南军队。埋地雷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防止敌人入侵,一个是防止自己国家的人民外逃!

    在战争时期,工兵一个月的时间,能埋四五千颗!埋地雷的速度在那时候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当时党政人称赞地雷是最完美的士兵,因为它们不需要睡觉,拥有无穷的耐性,还有最领敌人提心吊胆的隐蔽性。不过,全世界的地雷受害者,每四个人中,有一个人是士兵,剩下的三个倒霉蛋都是平民。这就是埋地雷的代价。

    一九七九年以来,柬埔寨有超过四万人因为踩地雷而截肢!

    我们在老挝看到的是战争时期被轰炸最惨的国家,遗留最多未爆炸的炸弹的国家,而它的邻邦,柬埔寨,居然又是世界上单位面积埋藏地雷最多的国家,柬埔寨要想完全剔除地下的地雷,需要六百年的时间。而等塑胶地雷失效,就要等一百二十年。柬埔寨每年死于地雷的人数有好几千人。

    来到巴萨可以看到,当地荒脊的土地上立着无数小红牌,上面画着骷髅头,表示“危险,有地雷”,而当地的孩子们就在离牌子不远的地方玩耍。四万多人缺胳膊少腿,近两万人在日常生活中死于非命,每天还不断有平民无辜伤亡……

    这就是遍布柬埔寨全国的杀伤性地雷带来的危害。为什么不排雷?不是没人想过,答案实在太简单不过:排雷成本太大。在都巴萨村,没有村民把安全寄希望于排雷。村民说,原先也有国际社会的人帮忙来排雷,但由于这个工作太危险,几乎没人愿意再来,因此一般就雇用当地人操作。不仅如此,好不容易有一小块地被成功排雷,可以安全进入后,就马上被有钱人买下当作炒地皮的资本,而都巴萨的贫民却只能继续生活在雷区。

    你可以由衷感叹,为什么这些国家那么贫穷了。

    不过力答柴却很高兴,他说:“正因为很多人都怕地雷,所以我屋后的整片后山,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开拓的。我靠自己的双手开拓了不少田地。”

    我说:“你就不害怕某一天不小心……”

    力答柴道:“怕,不过我要养活我的女儿和父亲……其实呢,我还是蛮幸运的,离我死亡最近的一次是两年前的一个早晨,那时候我就险些挨送了命,当时候我已经排查好了,找到了一枚地雷,并且插上了树枝作标志,想第二天再来挖。不过那晚下了大雨,因为下雨,埋在土里的地雷跟着松软的泥土移了位置,我再去找那颗地雷时,自己踩上去了……还好,我命大,那地雷的火药失效了……不然,我的哎咗就没有我这个父亲了,呵呵。”

    力答柴的这段回忆说得风轻云淡,似乎不是特别的惊悚,没有打退他继续开拓土地的念头。

    听得屋外哎咗小姑娘百灵般的声音,她拉着一个老人进来了,那个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比较老态,力答柴看到了后,赶紧出门去扶。

    我们能看得出,这是力答柴的父亲。

    他的父亲带着一条假腿,很突兀,哎咗还拿着一个破烂的小勺子帮爷爷的假腿抠泥巴。力答柴的父亲居然失去了一条腿!我们好不震惊。这时候,我们发现这爷孙女身后,多了一条小狗的身影,正是之前我们刚来的时候看的。

    只不过,那只小狗的身体一下子让我们愕然住了。

    这是一条本地土狗,棕色的毛,它的一只眼睛瞎了,身上都是伤疤,毛发无法生长,尤其它的身后,两只后腿都不见了。它的后半部分被搁置在一个横木上,横木两边穿了两个轮子。小狗两条腿走动,那身后的轮子就跟着转动。这算是代替假肢了。

    一个带假肢的老人,一个邋遢的小女孩,一只也是残疾的小狗,共同出现在门外,有说不出的凄凉,没有人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

    这一刻,我突然对战争特别的痛恨,对地雷特别的排斥。

    小姑娘从哪个高脚屋把她的爷爷带来了,他爷爷刚才似乎在睡觉,被孙女叫醒了,前来看看自己的儿子带来的这些‘朋友’,也算见个面。

    我们都双手合十跟其父打招呼,其父对我们笑了笑,因为语言不同,他一直点着头。又怂恿着自己的小孙女说什么话,哎咗小姑娘犹豫了一会,突然很大胆地跑到我的跟前,然后把手里的东西塞给了我,立即又跑回去了。

    我低头一看自己的手心,居然是几颗小野果。

    所有人都在笑。尤其力答柴,似乎对自己女儿的表现感到很满意。

    “啊哈,小姑娘很懂事嘛。”我觉得应该礼尚往来,让这个小姑娘对我们亲切一些,我掏了掏,从口袋里找到了一支笔,我挑逗着小姑娘,顺便把摄像机举起来,“来来来,哎咗,这支笔,送给你,咱们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