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比赛有四节,每节12分钟,一共48分钟,采用精确计时。
每次死球,后场发球,现场都会停表,确保每一分每一秒,球员都在场上比赛。
而FIBA上下半场各20分钟,一共40分钟,采用毛计时。
除了罚球、暂停、犯规之外,一般后场发球,计时器都不停表。
同时,NBA比赛有大量的暂停,休息,更多次数的犯规,以及裁判的仲裁、商量环节等等。
这些拖延比赛时间和节奏的部分,FIBA比赛都是没有的。
所以,FIBA比赛的节奏比NBA要快的多,一场40分钟的比赛,即便打得很激烈,一个小时出头多半就打完了。
再怎么拖延,都很难拖到一个半小时。
而NBA比赛自从商业赞助、广告越来越多后,比赛时间越拖越长。
一个半小时打完算很快的,拖到两个小时算是正常,有时候激烈的比赛能打上两个半小时。
这就导致了NBA比赛起伏更多,可能每节都有不同的局面和剧情。
第一节不相上下,第二节拉开差距,第三节反超,第四节关键时刻又绝杀、反绝杀。
可以说是一场大戏,一波三折,如果裁判再控一下节奏和局面,就更加精彩了。
而FIBA比赛节奏快,打得激烈紧凑,起伏没有NBA那么大,不过打到最后阶段,一样会精彩纷呈。
NBA像曲折起伏的3小时大片,FIBA更像主题鲜明,节奏明快的90分钟电影。
今天的比赛对立陶宛而言,留给他们的时间和机会不多了,比赛走表速度是很快的。
在落后6分的情况下,萨博尼斯在弧顶命中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三分球。
分差被缩小到了3分。
随后,甘国阳在弧顶面对双人包夹,分球给孙军。
孙军佯装突破,再回球给甘国阳,甘国阳顶着萨博尼斯的防守中距离跳投命中。
在手感不确定时,甘国阳用大量的突破、反击、造犯规来维持分数线,紧紧咬住对手。
一旦取得领先,同时自己的手感通过罚球、上篮慢慢养出来,他开始出手一些高难度的投篮,来击破立陶宛稳固的防线。
在FIBA的规则下,拥有萨博尼斯,外线身高马大的立陶宛阵地战防守很坚硬,尤其是内线,相当坚固。
甘国阳如果一直低位凿,在FIBA可以提前包夹的情况下,肯定会不断遭到立陶宛的围剿。
于是,打出手感的甘国阳,开始了他的投篮表演。
萨博尼斯进攻中送出妙传,击地给到库尔蒂奈蒂斯,库尔蒂奈蒂斯反手上篮,躲开了甘国阳的封盖,成功得分。
甘国阳已经没有时间去批评中国队防守的漏人了,后场快速发球,自己运球推进,立陶宛这边已经不敢上抢。
萨博尼斯现在很尴尬,到底跟还是不跟?
跟,内线空虚,会被中国队的空切、走后门给刺穿。
不跟?甘国阳在外线直接持球发起进攻,其他人很难防住。
当然,萨博尼斯自己也很难,但他的身高在这儿,并且很熟悉甘国阳的球路。
甘国阳一对一单吃萨博尼斯还是要费点劲的。
萨博尼斯还是决定跟,扩到三分线附近压低重心一对一防守。
甘国阳转背身运球,领先的情况下他不慌不忙,观察着立陶宛的防守。
此时,胡卫东、孙军两个锋线都在场,两个年轻人不知疲倦的奔跑着。
立陶宛后卫乔米奇乌斯突然从后面摸上来,想从后面抄截。
甘国阳反应很快,立刻持球避开乔米奇乌斯的抢断,然后立刻把球给到了胡卫东。
胡卫东接球,侧翼突破,立陶宛内线补防,胡卫东分球给到中路切入的孙军。
孙军接球,双手灌篮得手!
孙军吸取了上半场的教训,扣篮扣的毫不迟疑。
23岁的他还有足够的体能、弹跳轰炸篮筐。
甘国阳一个人吸引两个人的防守,立陶宛防线不可避免的出现漏洞。
哪怕轮转再快,还是跟不上传球的速度,并且最重要的内线屏障萨博尼斯还不在。
分差继续维持在6分,中国队快速回防,并且再度用起了联防。
甘国阳大声指挥着联防阵型,到了这个阶段,再用一对一盯人容易被打乱。
中国队对抗、习惯都落于下风,干脆再用联防,赌立陶宛队的心态。
立陶宛的确很焦急,外线连续的传导球,最后给到马修利奥尼斯,侧翼的三分强投出手!
命中!立陶宛球员的手真是相当硬。
分差回到3分,立陶宛依旧有翻盘机会。
但甘国阳马上在底角接球,直接中距离出手命中。
萨博尼斯回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