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内线的低位单打,和外线持球一对一,没有什么花样。
毕竟梦之队组队时间短,教练组不可能给球队安排太多复杂阵地战术。
根本不需要,光是靠防守反击,这个地球上就没有能撑得住一整场的球队。
不过阵地战的乏力确实算梦之队一个小小的缺陷,大卫-罗宾逊低位接球强打弗兰科维奇。
结果被裁判吹了一个撞人进攻犯规,罗宾逊根本不会背身,只能转身面筐往里冲。
而FIBA的三秒区是梯形,面积比NBA大很多,尤其在底边,这就导致内线接球的位置离篮筐远。
NBA内线多少不太习惯,大卫-罗宾逊在比赛中只能大量面筐干拔投篮或者内切吃饼攻筐。
他持球单打的效率并不高,反而是查尔斯-巴克利,是梦之队更为稳定的低位得分点。
看了十几分钟比赛,甘国阳知道,克罗地亚打美国还是没戏,进攻完全没有持续性。
暂停后,克罗地亚的确改变了策略,主打彼得洛维奇这个点,而彼得洛维奇也成功造犯规上了罚球线。
但随后,彼得洛维奇一次反击中的三分不中,反而被美国队打了反击。
美国队进一步加强对彼得洛维奇的防守,包夹、合围、干扰。
彼得洛维奇可以不丢球,但他想要打进,想要给队友创造机会也是千难万难。
贝尔曼别的不说,打造防守是真的有一套,美国队的防线可以说固若金汤。
内外线全都又高又快又灵活,各个下手都狠,抢断一个赛一个强。
抢到就能反击,就能快攻,导致进攻方心理压力非常巨大。
不过克罗地亚上半场前半段一直没有崩,他们的防守一样不孬。
面对梦之队潮水一样的反击,他们没有让对手轻松得分。
有些防守虽然犯规,但也有一些能成功顶下美国队不算太默契的前场快攻配合。
通过和克罗地亚这样高水平球队对抗,美国队也暴露出了他们的一些问题。
比如阵地战进攻手段单一,非常依赖快速反击,同时快速反击中配合不算好。
很多球,球员都是自己拿球直接冲,毕竟在NBA他们各个都是身手不凡的全明星。
甘国阳看的很认真,今晚这场绝对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他要把美国队的问题一一记在脑海中。
同时,莱特纳这个小间谍还会给他提供情报,结合这些情报,甘国阳要想办法凑一套应对梦之队的最佳预案。
甭管后面能不能碰上,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不然到时候输太惨,要被巴克利、乔丹这些狗东西叼一辈子,想想都很难受。
上半场进行到一半,美国队出现了意外,魔术师约翰逊腿部扭伤被队友抬下了场。
他是上半场目前为止梦之队发挥最出色的球员,真正的进攻发动机,反击最犀利的控卫,也是克罗地亚对位不上的人。
约翰逊下场后,梦之队进攻陷入了停止,他们连续四五个回合没有得分。
替补轮换登场的德雷克斯勒三分不中,尤因中距离不中,马龙中距离不中。
而克罗地亚这边依旧很难有运动战进球,可是彼得洛维奇连续造犯规得手。
他数次站上罚球线,利用罚球帮助克罗地亚涨分,慢慢迫近了比分。
同时,弗兰科维奇又成功防住了伯德,并送给卡尔-马龙一个大帽!
这个身穿11号球衣的中锋,10分钟时间已经送出4个大帽,这一刻他仿佛阿甘附体了。
这时候球迷们意识到,克罗地亚很强,而美国队不是那么无敌。
不过,在美国队进攻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克罗地亚始终无法解决没有运动战进球的问题。
得不了分,根本得不了分,而且每次打铁,都会给美国队反击机会。
当克罗地亚球员体能慢慢下降,美国球员依旧动力十足,进攻感觉越来越好时,比分的差距越拉越大。
美国队涨分并不快,可问题是克罗地亚是压根不动了,13分的得分维持了很长时间。
同时美国队开始越打越放松,伯德登场后,虽然他进攻表现不佳,但有他在,美国队打慢更有信心了。
皮蓬成为了场上真正的指挥官,连续助攻德雷克斯勒、马龙上篮得分,美国队开始找到阵地战进攻感觉。
而彼得洛维奇一个中距离命中,终于打破了运动战进球荒,可一看记分牌,已经落后美国队快20分了。
此刻,彼得洛维奇异常想念波特兰老大阿甘,他想如果克罗地亚有一个阿甘在,美国队现在已经落后了。
甘国阳的打法风格和技术特点,在FIBA的威力比在NBA更强更大。
而且,阿甘在场的话,一定可以遏制住皮蓬这家伙。
约翰逊下场后,皮蓬打得非常出色,他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