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篮球之黄金时代 > 第十三章 八强

第十三章 八强(1/3)

    中国队能在前两场均取得胜利,而且是战胜了立陶宛和波多黎各,可以说表现大大出乎了蒋兴权的预料。

    当然,这也让蒋兴权感到困惑,有甘国阳和没有甘国阳的中国队,实力差距到底有多大?没有甘国阳的中国队,打立陶宛和波多黎各,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蒋兴权并不乐观,因为有甘国阳的情况下,打波多黎各仅仅赢了1分,还是最后时刻的绝杀球。

    没有甘国阳,局面如何可想而知。

    第三场,蒋兴权很想让甘国阳休一场。

    他想看看无甘中国队到底几斤几两,之前他们的组队、训练,放在奥运会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前两场甘国阳场场打35分钟以上,每半场的连续上场时间都超过15分钟,就算是铁人也会累。

    如果甘国阳受伤,那不仅仅本次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成绩会受影响,蒋兴权说不定还会被全国球迷,篮协领导人,甚至更高的领导人怪罪。

    你一个教练就没别的战术和方法了?就知道一直用甘国阳,一直用甘国阳?要你这种教练有什么用,换我们村口老大爷去都行。

    蒋兴权都能预想到如果甘国阳受伤,自己会受到什么样的责难。

    所以,赛后蒋兴权找甘国阳商量,希望他第三场别打了,或者就开局打一会儿,后面就下场休息。

    甘国阳略作思考,友好地谢绝了蒋指导的好意,他说:“第三场我可以少打一点,但不能不打,也不能打一会儿就下。”

    说到理由,甘国阳说:“我是代表国家队出战,电视机前肯定不少球迷等着看我比赛,我要是不打,很多人会失望的。现场也会有很多中国球迷,有些可能花了很多钱,费了不少功夫到巴塞罗那来,就为了看我的一场比赛。我要是不打,他们可能这辈子都很难再在现场看我比赛了,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您说对吧?”

    蒋兴权这时候明白,甘国阳不仅仅是个球员,更是个偶像,是明星。

    他身上背负着很多期望,很多球迷的期待,他的立场和普通球员是不一样的。

    “还有您放心,我的身体好的很,没那么容易受伤。奥运会这个强度对我来说,只是小儿科而已。”

    甘国阳对自己的健康很自信,不仅因为他天赋底子好,后天的训练也很重要。

    强壮的肌肉对骨骼、韧带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适度、科学的多练,反而对健康有好处。

    不可取的是过度的,不科学的训练,以及在训练不足的情况下打太多、太高强度比赛。

    蒋兴权知道拗不过甘国阳,只好答应他,下一场继续让他打30分钟左右。

    正好下一战中国队的对手是实力强劲的独联体,硬拼真不一定拼的过。

    甘国阳两场实力超群的发挥后,各队已经开始注意起这个NBA第一人。

    28号这天,各支篮球队获得了休息的机会,球员们可以休息休息,在巴塞罗那游玩,或者去别的场馆看其他比赛。

    甘国阳带着家人选择去射击馆看射击比赛,射击一直都是中国人夺牌的大项目,第一金往往都诞生在射击领域。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甘国阳在洛杉矶和王抚西一起见证了中国奥运会历史第一块金牌的诞生,许海峰成为了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

    时隔八年,许海峰再度站在奥运舞台上,不过因为视网膜问题,许海峰的状态已经大不如前,金牌对他而言非常困难。

    那时候中国开放时间不长,在体育运动上落后发达国家很多。

    金牌不光是运动员的个人荣誉,更代表了国家、民族,运动员身上背负了很大压力。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射击队遭遇了滑铁卢,一块金牌都没有拿到。

    在从BJ出发前,射击队向体育局承诺,这次奥运会必拿金牌。

    今天,背负压力的人是王义夫,他是中国25米气手枪项目的夺金主力。

    但王义夫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上午预赛的时候,王义夫就感到晕乎乎的。

    因为赛前几个月,他大病了一场,一个月前才刚出院,身体非常虚弱,脸都还浮肿着。

    射击看似站着不动,好像不是什么运动,但实际上非常消耗运动员的心神。

    中午休息的时候,王义夫闭目养神,尽量让自己体能、精力得到一定恢复。

    上午预赛他排名第二,落在了罗马尼亚名将巴比后面。

    射击队的教练突然拍醒了他,说:“义夫,有人来探望你,给你加个油。”

    王义夫心想谁啊,给我加油,老子要休息,加油有什么用?不会是哪个领导吧?

    结果一睁眼,看到一个巨大的身形站在自己跟前,抬头一看,竟然是阿甘。

    甘国阳的名字和面孔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中国代表队也是妥妥的头号名人。

    但除了搭飞机和开幕式那天,其他运动员都见不到甘国阳,因为他住在星级酒店,直升机来回,给人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