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赫塞跟法国的联系可以追朔到法国越南战争时期,真正的发了一笔战争财,法国在万里之外打仗,需要的战争物资不计其数,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当初普拉里国际在西贡、棉兰大量设立物资中转中心,通过大量购买散货轮帮法国军队运输武器弹药、军用物资,赚了一笔资金,至今还在南洋地区拥有大量仓库。
为印尼、尹洛瓦底江、马来亚地区的反抗武装出售武器,就是不成气候罢了。
这也许是无法建立强大的政权的原因,哪怕是未来东南亚小强国新加坡也是不太入流的,被踢出马来亚联邦。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没有强大的军队,没有血与火,是无法成为强大而独立的国家的,大部分国家最终的结局只能说是庸碌无为,包括如今的阿根廷。
戴高乐成功当选法国总统,正在对法国进行大规模改造,发展核子武器,独立的法国军队,国防体系,主张与联邦德国和解,团结低地三国,建立欧洲人的欧洲,高卢雄鸡正在进行蜕变。
刚当上总统不久,戴高乐就前往阿尔及利亚视察安抚民众情绪,企图保住阿尔及利亚,如果阿尔及利亚仍然在法国手里,法国的实力将更加强大,阿尔及利亚一直被视为法国本土,而且资源丰富,也将成为法国钉在非洲的一个钉子,对于法国来说极为重要。
不过现在已经有点为时已晚了,战争上的失败,让法国已经无力镇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反抗运动,最主要是还有三方势力对阿尔及利亚这边造成了重要影响,第一个是美国人,拆解法国殖民体系的头号玩家,第二是苏联人,第三则是北非中东的大胡子,比如纳赛尔领导下的埃及。
纳赛尔是埃及人的英雄,他把埃及的权力集中,推行集权制,增加总统的权利,进行企业国有化改革,实行土地改革,也建造了大型公共项目,比如阿斯旺大坝。
现在法国本土也有人开始反对战争,越南战场的惨败,让法国人已经开始怀疑自我了,国民开始觉得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是否是对的,法国从不缺战斗者,而是有没有必要。
毕竟这是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戴高乐不可能不知道,尽管如此,他还是努力的维持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统治。
如果当初法国不是想着维护越南,可能阿尔及利亚还有很大机会留在法国,让现代法国的实力再增加个30%以上甚至更多不是问题,那样法国将会是人口1亿多,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的仅次于美国、苏联的实力第三的大国,历史被改写。
超级大国要控制有广阔的陆地或者海域,广袤的领土可以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矿和种植粮食等,实现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法国也满足粮食和采矿,甚至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但她的本土还是太小了。
而一个具有辽阔战略纵深的国家,她的军队能够在地面核战或传统意义上的陆地战争中从容的撤退、重组从而反击,同时,辽阔的疆域可以让一个国家方便的部署长程雷达、导弹发射井,一个国家国土小而缺乏战略纵深,即使再富有,在军事层面上也是非常脆弱的。
而且阿尔及利亚大部分通行法语,融入本土也不算困难,人口是大国的重要组成,大国应该有大量已受教育的公民、高度发展的基础设施、高度的文化和经济能力使附近地区在其直接控制之下。
不过高傲的法国人怎么会容忍这些呢,哪怕戴高乐也不行,只能说时代变了,法国虽然能保住一流大国的地位,却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机会了,不过这本身就不现实,哪怕加上阿尔及利亚只能说有点希望,毕竟苏联巅峰时期人口2亿多,是真正的人类文明灯塔。
超级大国的特点是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并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有能力直接或者间接对别国进行政治或者经济进行干预甚至动用武力而达到其利益最大化,谋求世界霸权。
就近现代来说,只有三个国家问鼎了超级大国,就是美利坚和苏联,还有就是大英帝国勉强算,但英国在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独立后,已经慢慢没有了全球影响力。
英国从50年代开始逐渐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英国现在已经不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与苏联和美国竞争而维持一个均等的地位了。
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实力严重削弱,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帝国体系,大英帝国就此逐步解体,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所能控制的仅限于英伦三岛及部分海外领地,无力与二战后崛起的美苏叫板,自然就被排除在超级大国之外。
所以说后世的巴西、印度、俄罗斯以及只能联合起来的欧盟都是有超级大国潜力的,不过潜力与成为之间还差了100个阿根廷,这是天堑,成为新超级大国最大的可能性在新华夏。
苏联和美国与1947年开始了冷战,她们的实力更多体现在强大体现在军力上,最重要的就是核子武器,比如未来的大尹万。
其实苏联在与美国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