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顽贼 > 第七百二十六章 辽东边墙

第七百二十六章 辽东边墙(2/3)



    刘狮子在望远镜里看见这一幕都想鼓掌了。

    就……我成北虏了!

    他找来了率领车营的冯瓤,扬鞭指着地平线另一边的城墙:“兄长曾打过萨尔浒,咋不跟我说前面有边墙嘛?”

    冯瓤也一脸懵圈地摇头。

    他咋知道啊?

    整个元帅府,就没有正经的辽东兵。

    就连有关宁背景的老兵都少得可怜,那些以俘虏身份进来的外乡人,也不可能在以陕西五镇叛兵、七府乱民为主体的元帅府坐进中枢。

    关宁军或者说现在的辽兵,熟悉的也只是辽河以西的关宁走廊。

    而正经的辽东军,早在刘承宗还是小孩的时候就没了。

    冯瓤也不知道这还有边墙,因为萨尔浒在东边呢,太东了。

    他当年跟着曹耀在杜松军出边,也还是个小年轻,出了山海关沿辽西走廊东进,就没看见边墙,一直到辽河口的牛庄,才远远的瞧见过一小段,随后走到浑河沿岸又看不见了。

    直到抚顺关,那都沈阳东边了,要出边,这才重新看见边墙。

    抚顺关那边的长城是南北向的。

    所以在冯瓤的潜意识里,就没想到沈阳西北边这个方向还有边墙。

    刘承宗直到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沈阳、辽阳这些他潜意识里后金或者说八旗的大本营,都是努尔哈赤抢来的。

    此时挡在他面前的,就是当年大明围着辽东都司修筑的一圈边墙。

    恰恰因为辽泽的存在,让辽河的边墙结合部在海边形成‘V’形,然后把辽阳、沈阳、开原、抚顺等地包了一圈,将建州、哈达诸部拦在外面,最终绕到鸭绿江边。

    通过眼下的所见所闻,还有冯瓤等人对抚顺、萨尔浒、建州等地的了解,刘承宗停在边外的中军帅帐里,很快形成了一幅简略的歹青固伦地图。

    这图实在吊诡。

    配着边墙看,歹青固伦的核心地盘,比朝鲜看上去更像独立王国。

    大明修的边墙,防女真和兀良哈的,结果人家努尔哈赤打进去,完美的替代了辽东都司的位置。

    怪不得大明自从萨尔浒以后,就没能往东打进去,有边墙和镇城卫城啊。

    野战都费劲,更别说还有城防工事了。

    刘承宗蹲在舆图边上看了半晌,突然开口:“兄长的车营,换装备,半个月,捡起步骑作战的老手艺。”

    这对冯瓤来说不是啥问题,他那个营本就是步骑兵,只是后来偶获林成栋的装备,这才在编制上成了车营,实际上还是以步骑兵为主,精进重车火炮的技艺罢了。

    倒是刘承宗这道命令,让冯瓤感到不同寻常,领命后问道:“大帅是要攻打城墙?”

    “既然来了,能进去还是要进去看看。”

    刘承宗依旧看着舆图,用装在鞘内的小刀划过沈阳周遭,道:“我素闻八旗银多货少,境内百物俱贵,帅府又素缺金银,若能破边取来,才是不虚此行啊。”

    “是!”

    冯瓤早就想立个大功勋,也给自己弄个二府之地开府建牙的旅帅当当,机会就在眼前,哪儿能让它跑了?

    他当即抱拳道:“大帅放心,我营可为先登!”

    中军帅帐人员众多,其实心情最为激荡的不是帅府将领,甚至不是左良玉那样的新降将校,而是站在帅帐边缘,被羽林郎看着的大学士钱士升。

    曹化淳进刘承宗的大营,像回自己家一样来了又走,钱士升就不一样了。

    他被留在中军,就连曹化淳离开都没通知他。

    自从曹化淳走后,认识到自身处境的钱士升立刻就变老实了。

    毕竟状元来的,脑子是一等一的聪明,处卑鄙之位,要锋芒毕露;居庙堂之上,要和光同尘。

    大明的中枢,对他来说是卑鄙之地;而刘承宗的中军帅帐,则是庙堂之上。

    卑鄙与庙堂,说的不是自己,而是在一套共同价值观里,自身的位置。

    大明的朝臣也好、阁老也罢,论学问讲资历,他钱士升是万历四十四年的状元,跟别人相处有什么好怕的?锋芒毕露就行了,不用想那么多。

    而刘承宗的中军帅帐,里头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混世魔头,门外头小兵论资排辈讲的都是哪年造反叛乱,跟他完全不是一套发展体系。

    多听少说,更安全。

    说真的钱士升还是觉得,自己出发前,把元帅府想得太好了。

    他本以为元帅府出征都带着礼衙尚书,听起来是一个很军政复古且完善的政权。

    见了刘承宗的做派,还自己骗自己呢,说这是打仗,出兵在外,人事上的事肯定比较混乱。

    就,至少该有那么一点行政架构,哪怕你大秤分金,好歹也该有杆秤。

    直到看见礼衙尚书张献忠,好嘛,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钱士升不想讲什么东西,对刘承宗这个元帅府,很看不起,觉得挺没希望,就是一群凭武力恣意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