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顽贼 > 第七百二十七章 东江镇

第七百二十七章 东江镇(3/4)

称作沈太爷。

    情况其实并没有随着东江镇的日子好起来,而变好。

    东江镇的名字虽大,生存空间却很小,本就在三国夹缝之间,却又没有领土和物产,岛兵所食一粒米、一颗盐,都是从周围三国强掏出来的。

    这就让它成了麻烦。

    毛文龙从一开始就是后金的麻烦,随着他掩护辽民进入朝鲜,他又成了朝鲜的麻烦。

    朝鲜不愿招惹兵势强悍的后金,但毛文龙又是上国将军,掩护上国臣民入朝,朝鲜王国面对后金施压索要,只能死扛着左右为难。

    后来毛文龙转移到海岛上,情况也没好上半分,甚至更糟了。

    毕竟他们就算登岛,也还是要吃饭。

    随着奉行中立政策的朝鲜王光海君被推翻,新的国王因擅行废立,想得到册封便极力讨好毛文龙,同意皮岛在朝鲜屯田、煮盐,使毛文龙为其向皇帝保奏册封继位。

    更近距离,让辽民与朝鲜民众的冲突不断,毛文龙又经常袭杀后金派往朝鲜的使者,也让新的朝鲜王与东江镇关系尴尬。

    朝鲜很害怕毛文龙与皮岛兵。

    东江镇的兵很多,虽然对上八旗正规军,不堪一击。

    但他们不断抢救辽东半岛上的辽民,出兵声势浩大,一弄就一两万军队登岛,抢劫的时候甚至会‘外溢’到朝鲜。

    其实有时候也是故意的。

    实际上就连袭杀后金巡逻小队、村寨民众甚至渔猎妇人,岛兵也是冒险,没准还会翻车叫女人杀了。

    在他们能袭击的所有目标里,携带礼物的后金使团,是价值最高的目标。

    但是对义军能跟倭兵三七开、官军纯属马戏团的朝鲜王国来说,毛文龙手下数万岛兵……太可怕了。

    在此基础上,朝鲜王国的朝臣总觉得,自己的王国对毛将军来说,是比后金使团更加有利可图的目标。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朝鲜本身就谁都怕,他们不敢得罪后金,更不敢得罪大明,还不敢得罪毛文龙。

    所以在大明使者那受了委屈,就跟后金使者告状;在后金使者那受了委屈,就跟毛文龙告状;在毛文龙那受了委屈,就跟大明告状。

    于明廷而言,毛文龙的功勋是陈年旧事,应赏尽赏,可他闯祸却越来越多,不知悔改。

    他在海外便宜行事不受控制,仅立微功夸大其词,浪费粮饷不复寸土,劫夺商旅抢掠属国,越来越像……或者说从一开始,毛文龙救了数万辽民,他们就已经是个独立王国了。

    辽民的所有热情,都是重回故土,没多少人愿意去山东。

    因为辽民是逐步逃到东江镇的,而毛文龙最早的兵,又都是从辽民当中检选——他们都剃头了。

    所以在东江最初开镇的时候,东江镇其实比建州还像后金国。

    甚至为了索饷,毛文龙对朝廷说东江镇有十五万军队。

    当年崇祯登基,全天下都在裁军,毛文龙说东江有十五万军队,能把崇祯气死。

    核查兵员,兵额给了两万八,剩下的都按难民算,不能算作军队。

    那毛文龙肯定不乐意。

    最危险的事,是当时辽西赶上宁远兵变,后金闻询发兵,幸得祖大寿一营辽兵未乱,出战黄泥洼,将后金军的试探攻势逐走。

    而在后金进犯辽西的同时,毛文龙提兵登陆登州,就裁减兵额一事向朝廷示威。

    以至于,明、金、朝三国终于达成共识,都认为皮岛是麻烦。

    在天秤两边,毛文龙存在带来的麻烦,重过了其存在带来的益处。

    所以明廷才要对毛文龙动手。

    额兵两万八千,户部与兵部定饷二十三万。

    毛文龙不同意。

    袁崇焕将东江镇视为重要力量,建议与关宁军同饷,四十七万。

    崇祯不同意。

    经三个月的磋商,最后折中定饷三十五万两。

    随后毛文龙服软,至宁远领饷,次月袁崇焕登岛给东江镇发饷,杀毛文龙。

    没有益处,就身首异处。

    毛文龙死后,朝廷整顿东江镇,兵分四协。

    以陈继盛、毛承禄、刘兴祚、徐敷奏四人率领。

    陈继盛是出身辽东商贾的辽民兵头。

    毛承禄是毛文龙养子,毛系兵头。

    刘兴祚早在努尔哈赤建国前就投奔建州,名刘爱塔,曾是建州汉官三号人物,后金建国诈死反正,率兄弟与近千女真兵登岛。

    徐敷奏也是辽兵,但他是袁崇焕的亲信,与毛文龙交恶,属关宁派系。

    四协兵马,四支派系。

    明廷再无东江镇独立之忧。

    孤岛上的虚假稳定,也随毛文龙的死顷刻崩塌,进入大逃杀一般的动荡年代。

    先是刘兴祚,己巳之变时率军入援,一路军队斩首超过六百级,但其押送金兵首级赴永平报验,路遇金军,被济尔哈朗所杀。

    随后黄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