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顽贼 > 第七百三十八章 狂窜的鼻血

第七百三十八章 狂窜的鼻血(1/3)

    刘承宗在太子河畔,黄台吉也在太子河畔。

    只不过刘承宗在西段,黄台吉则在东段,间隔四百里山路。

    黄台吉平叛的进军速度极快,先是三日奔行近四百里至一堵墙堡,随后派人往碱场城看了一眼,知道没救了,便直接引军向沈阳回援,仅留小股部队继续追击驱赶疯狂逃窜的沈世魁。

    皮岛兵跑得就是快,一听说八旗主力来了,就吓得两股战战,疯狂逃窜。

    毕竟他们已经劫掠完了,收获颇丰。

    抢了岫岩、焚毁碱场、烧了沿途几个牛录寨子,运小车载满棉衣被褥、泡菜坛子和米袋、财货人头和死狗,头也不回地往南跑。

    黄台吉对皮岛兵恨得牙根痒痒,但凡有机会,他说什么也要把沈世魁这帮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杀了。

    但他没有机会,在南边根本不敢多待。

    因为刘承宗一直在催他进军,从他向东南征剿东江登陆队以来,一连三日,送到军中的急报就没停过。

    先是青海鹫群降于沈阳,驱乌鸦,抢鸦粮,掀十王亭琉璃瓦数片,啄坏脊兽,后展翼掠向长白山。

    随后大股马队薄至盛京,在京郊四处出击劫掠烧杀,绑架人畜焚毁庄寨,可谓无恶不作。

    这还不算大事。

    他早料到刘承宗会直袭沈阳,对京畿庄子造成毁坏,崇德皇帝早已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庄子被毁了还能再建,城外的人畜能收入盛京的都进去了,遗留在外的并不算……不算太多。

    其实黄台吉的战术也是攘外必先安内,只不过他要安的内,是辽南沿海。

    因为朝鲜王晓谕八道,要对抗歹青;大明要让陈洪范从辽南登陆,锦州军屯兵辽西,眼下皮岛的沈世魁又率先登陆作战。

    谁都不能确定,出现在辽南的究竟是联军还是仅有皮岛军。

    要对付关宁军,就得把跟刘承宗决战的战场拉到盛京;而要对付刘承宗,就得先把沈世魁、陈洪范、朝鲜的军队逐走,才能全力以赴。

    因此以盛京郊外遇袭为代价,牵制刘承宗,他率军南下驱逐沈世魁,再领军北上与攻打沈阳的刘承宗决战。

    胜,则万事大吉;败,关宁军也得进辽东。

    如今南下一看,是虚惊一场,只有沈世魁雷声大雨点小的胡闹。

    对崇德皇帝来说,代价完全可以承受,一切尽在运筹帷幄之中,可以一身轻松地带兵跟刘承宗决战了。

    但是盛京那边传来的紧急军情,不禁令黄台吉头疼。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刘承宗没打沈阳,他甚至都没亲自往沈阳来,还派了一群蒙古兵来。

    黄台吉气坏了。

    因为刘承宗不来,蒙古兵对盛京留守的贵族威胁有限,人家杀出城去了。

    杀出城没啥,问题是领军出城的人,是他的二哥。

    好不容易给边缘化的礼亲王代善,以五十四之高龄,领正红旗余丁出城策马搏战,在盛京城外打得蒙古骑兵满地跑,获马一百三十匹、俘虏三十三人,赢得满城喝采。

    黄台吉面上大喜,心里跟吃了苍蝇似的。

    他并非心胸狭隘的小人,只是他与代善因为继位问题,矛盾太大了。

    当年努尔哈赤还是建州首领,在处死长子褚英后,有意立次子代善为继承人,立下遗嘱,要在百年之后将遗孀与幼子留给代善照顾。

    随后就出了大妃事件,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之母阿巴亥给代善送饭、眉来眼去的绯闻。

    小妈给孩子送饭很正常,而且也不是只给代善送,也给黄台吉送了。

    有问题的是黄台吉。

    他不吃,放在一边当证据,等着发臭。

    然后有两个庶妃告密,让努尔哈赤知道了,心中对代善有了极大成见:别人不吃就你吃?

    埋下代善被废的种子。

    努尔哈赤八月十一下午在沈阳城外四十里死去,黄台吉八月十二早上就闯进后宫逼死阿巴亥,还逼死了那两个在六年前告密的庶妃。

    当年的事,这就死无对证了。

    其他的侧妃庶妃都没事。

    此后金国汗位空缺二十日,代善并不是个热衷于争权夺利的人,以大局为重便先低了头。

    即便如此,继位称汗之后的黄台吉,仍旧对代善一面尊敬其为兄长,一面在其取得声望时加以打压。

    代善虽然不热衷于争权夺利,但黄台吉热衷啊!

    谁有声望都没事,唯独代善不能有。

    代善只要活着,就永远对他的汗位皇位有威胁,在努尔哈赤死后,代善是爱新家族的最年长者。

    如果代善领兵取胜,只是让黄台吉感到心中不快,那随后送来的消息就真令黄台吉大怒了——他大侄子杜度被蒙古人抓去了。

    眼看亲爹打胜仗,岳讬也让镶红旗的余丁出战,结果带兵的杜度叫人家诱敌深入捉去了。

    代善那边连夜审问俘虏,却得到更劲爆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