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顽贼 > 第七百三十九章 明年还来

第七百三十九章 明年还来(3/4)

,钱阁老觉得,这事也就刘承宗敢干,而且也就敢在辽东大战前夕干这事。

    一来他的人都骑着马,多带一斤不算事;二来西兵在辽东是人地两生,没有在这边临阵逃跑的想法。

    哪怕搁在陕西,要是大战前夕发银子,弄不好都会有人拿了银子脱伍逃跑。

    何况,就算士兵人人都怀有感恩之心,也没人像刘承宗这么大方啊,人人有功、人人有赏,一赏就是十六两。

    钱士升知道这么干的人,也就正德年间宁夏的安化王朱寘鐇,给全军赏银一两,当场成了老天子,杀巡抚安惟学造反。

    而刘承宗则在“为大帅效死”的士卒山呼声中,下令拔营,运着满载的收获归向北方。

    归途照旧是边走边破坏。

    过了太子河,所有搭建浮桥的船舰都拉到岸上付之一炬,兵过浑河,又照样把船拉上岸焚毁,只留了三条小船,载了六口荒坟刨出来的棺椁,塞满火药,留了两队人看守。

    只等着北元营和素巴第的蒙古骑兵撤走,就把船开进桥洞,把浑河上的石桥也炸了。

    等刘承宗的大队人马过了蒲河,先头部队已抵边墙,跑去给祖大寿送信的骑兵也回来了。

    骑兵没有跑到三岔河口去,只是向西跑到边墙,就在辽河对岸看见了锦州军,河上游曳的已经都是明军战船了。

    只管点火生烟引他们查看,放箭把信射过去既可,至于祖大寿收到信会怎么做,那不是刘承宗考虑的事。

    如果祖大寿能顺势将明军前线推至辽阳,顺手把盘踞海州的尚可喜灭了,自然最好。

    要是他没那能耐,或考虑这样做不合适,刘狮子也无所谓。

    反正刘承宗把他想干的都干了,想做的都做了。

    甚至祖大寿啥也不干,刘承宗反而更放心。

    因为他的辎重走的慢,很难在八旗军追来前送过兴安岭;同时,东线进军的左良玉和冯瓤部还没消息。

    所以大军出边,肯定还得在库伦或科尔沁阻击一阵。

    刘承宗给祖大寿传信,只是为了不让锦州军来捣乱。

    要是祖大寿连海州、辽阳都不敢取,也不敢到北边来捣乱。

    而他要是取海州辽阳,也就无法分心到北边来了。

    实际上锦州军,确实打算到北边捣乱。

    留守松漠府的贺虎臣和粆图台吉,收到刘承宗的接应要求,就率军南下。

    自刘承宗南下,他俩就跟上都的王承恩向东调兵,调了些恢复不错的伤兵留守松漠府,同时收拢了从北边车臣部撤回来的额璘臣和萨囊台吉,精选可战之兵南下。

    结果就在刘承宗破边的缺口,看见了游曳的锦州军和战船。

    粆图台吉对辽东军还有点试探之意。

    但贺虎臣这总兵官是莽惯了的大号参将,何况在这种地方看见辽东军,根本就不用考虑他们是敌是友,截胡战利的心思昭然若揭。

    贺虎臣拉着炮扑上去就打。

    把在河岸侦查的三百多辽东骑兵吓坏了,寻思我们就看看情况,至于拉六七千人来打我们?

    这边刚打完,刘承宗从边墙出来了,出来照旧,一斤重的银条,连带一旅援兵营,三个营人手一根。

    熔炼的银条发完,就暂时记功,等银饼子回去熔了再发。

    顺便让人立了牌子:“今年很好,明年还来。”

    刚记完,素巴第的人从边墙那边传信,说逮住了爱新贵族杜度,大队人马正在向边墙撤离,已经过了浑河,把三座石桥炸了两座,剩下一座没炸坏。

    刘承宗当即点派支援而来的贺虎臣在边墙内外接应,粆图台吉的人马配合虎贲营,监护辽阳营押辎重、牲畜继续向北。

    同时派人长途绕行,向左良玉、冯瓤与小札木素的答剌罕军通报西线军情,交待若那边没完成点燃建州的使命,也尽快走辽泽北边撤回来。

    刘承宗则亲率中军与第一旅和辽阳营向库伦草原移动,寻找合适布阵的地形。

    一车车的辎重和俘虏、牲畜战马,沿边墙被漠北骑兵送出来,接着经库伦草原向兴安岭的松漠府输送。

    而军队则出得慢,一股股的大队和遍体鳞伤的小队,渐渐从破口出来。

    当撤离进入尾声,边墙破口就乱了,有时候跑出来的是惊慌失措的漠北骑兵,有时候杀出来的则是八旗军的前锋,贺虎臣把他们杀退一次,随后眼看敌人越来越多,便也放弃边墙,向库伦放向撤离。

    最后从辽河北岸撤离的,是随吴思虎、素巴第在盛京近畿打满全场的塘骑,摇着三角龙旗,虎视眈眈地看着八旗军在边墙外猬集,一里一里地向边外撤退。

    “大帅,东虏出边了,看见的数目超过两万,没办法再靠近。”

    在库伦沙漠的边缘,塘骑千总马祥向汇总了殿后塘骑的报告,向刘承宗禀报道:“他们推楯车、排铳炮、列八队,摆开一二字阵压来,气势汹汹。”

    “嘁!”

    刘承宗不禁嗤笑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