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小兵活下去 > 第744章 棉花

第744章 棉花(1/2)

    君臣二人又详细讨论了迷雾郡的各项建设事宜。

    任杰对答如流,并逐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任宁对此颇为满意。

    一番汇报过后,任杰瞥了一眼身旁的关邑。

    “陛下,微臣进宫时恰巧遇见关尚书,似乎尚书大人有要事禀报。若陛下无其他吩咐,微臣先行告退。”

    “也好。”任宁笑着点头,随即目光转向太师府的方向。

    “听说再过几日是老夫人的寿辰?”

    “回陛下,三日后正是家母六十大寿。”任杰恭敬答道。

    任宁了然,转头看着身旁的小李子。

    “小李子,太师府乃云垂的基石栋梁,多年来为帝国的繁荣与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老夫人生辰在即,替朕准备一份厚礼,明日送到太师府去。”

    “是,陛下。”小李子连忙应声,“奴才这就去办。”

    任宁微微颔首,重新看向任杰,语气温和。

    “任卿,你多年在外为官,与老夫人聚少离多。如今难得回京,便多陪老夫人几日,不必急着返回迷雾郡。”

    任杰闻言大喜,连忙躬身谢恩:“谢陛下隆恩。”

    “若无他事,便先退下吧。”

    “是,陛下。”

    任杰恭敬退下,关邑目送他离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此次任杰回京,名义上是述职与探母。

    然而,云垂三十郡中,包括苏澜、星落和星纪城在内的“上三郡”郡守。

    若非立下大功需进京受封,或是犯下大错被御史弹劾需进京受罚,极少有机会离开郡域,更别提进京了。

    通常他们只在年初、年末或发生重大事件时递交郡情报告即可。

    究其原因,一是各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郡守们多为文官出身,难以承受长途跋涉;

    二是郡守作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一郡事务,若擅自或长期离职,郡内事务将无人主持,难免陷入混乱。

    上等郡尚且如此,下等郡的郡守更是鲜有进京的机会。

    如今任杰以探母之名回京,消息一旦传开,即便他任职之地偏远,恐怕星纪城内也无人敢小觑于他。

    “关尚书,”任宁不知关邑想什么,半是认真半是调侃,“早朝不是刚见过?这会儿又有什么要紧事?”

    关邑回过神来,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封厚厚的奏折,恭敬呈上。

    “打扰陛下休息,臣罪该万死。只是兵部刚收到岩陲要塞快马发来的急报。事关重大,微臣只得再次进宫打扰陛下。”

    任宁闻言,眉头微皱。

    岩陲要塞,还是快马急报?

    如今不仅岩陲要塞,就连西凉草原深处也已建起了风车传讯系统。

    虽然风车数量尚不足以覆盖全境,但大多数地区的消息传递已畅通无阻。

    不过,风车传讯虽快,却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传递的内容仅限于文字,且篇幅有限,否则极易出错。

    小李子迅速将关邑手中的奏折呈到任宁面前。

    伸手按了按,发现包裹内软绵绵的,不知是何物。

    打开一看,任宁顿时眼前一亮。

    包裹内除了一封文书,还有一大包白色絮状物。

    赫然是,棉花。

    “陛下,开伦部族试种棉花成功,他们觉得陛下或许会喜欢,收获后第一时间将样品送到了岩陲要塞。”关邑解释。

    哈哈。

    任宁闻言,不由拍案大笑。

    “喜欢!朕当然喜欢!”

    棉花用途广泛,除了最基本的御寒衣物外,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可用于止血、制药,甚至制造弹药。

    可谓多多益善。

    对百姓而言,衣食住行,缺一不可。

    衣居首位,足见其重要性。

    缺少食物,百姓或许难以生存;但缺少衣物,百姓别说生活,恐怕连家门都难以迈出。

    衣虽重要,然而无论哪朝哪代,普通百姓能有一身完整的衣物,始终是个难题。

    别说偏远地区,即便是星纪城城门外,也有不少百姓衣不蔽体。

    特别是每年的寒冬腊月,各地百姓因为缺少衣物而冷死野外甚至冻死家中的案子也举不胜举。

    任宁深知人口的重要性,努力想解决这个问题。

    笑声渐息,他拿起奏折细细阅读,很快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几年前,他与雷二前往西凉大草原,在开伦部族的驻地附近救下了老三泰等人,甚至还和他们一起捕获了十几条狼崽,准备驯养成猎犬。

    当时,按着任宁的建议,开伦部族南迁,以躲避奔鹿部族的追杀。

    稳定下来后,他们一边跟随星落军团的教官习武布阵,保卫家园,一边组织人手开荒种地,试种各种作物。

    从水稻、麦子到芋头、土豆,再到粟米、棉花、甘蔗、葫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