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医学心理学 > 第四节 心理应激的预防与应对

第四节 心理应激的预防与应对(2/2)

源于精神分析学说,是否恰当,有待进一步讨论。从实际情况来看,采取心理防御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所遭遇的心理挫折和压力。心理防御机制是人们受到挫折和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是日常生活常有的心理现象。心理防御机制的种类很多,对于每个人来说,他遭遇挫折时,究竟采用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除了挫折的背景外,还与他的人格特征、生活经历及文化背景等有关。了解这一点,我们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可以帮助和指导病人,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采用恰当的应对方式,以减轻或消除心理挫折或压力引起的痛苦。

    三、培养良好的个性(增强自身应对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事件普遍存在,但同一应激事件,每个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强度不同,采取的应对方式亦各异,其原因主要与个人经验、个性及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个性影响着人们对应激源的认知和评价、对社会支持的态度、对应激的处理方式以及应激反应中的行为表现。例如,一个内向、顺从、依赖、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不喜欢与人交往、胆小害羞的人,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遇到应激事件精神高度紧张,不知所措,在严重的应激事件前,甚至可出现心理休克。具有这种个性的人情感不愿外露,得不到恰当的心理宣泄和社会支持,较难从应激困境中解脱出来。相反,乐观、自信、善社交的人,遇事能冷静、沉着对待,善于思索,且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常“急中生智”,能较好地处理各种应激事件。因此,培养良好的个性特点,能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

    (1)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信念。态度和信念是个性的核心的组成部分。人们对事物所采取的态度和信念影响应对能力,一个精神世界充实、乐观、有进取心的人,会有效处理各种紧张情境和事件;一个有明确奋斗目标的人,在紧张的场合会更快地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但作为人的生活态度和信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产物,应从小开始培养。

    (2)主动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适应应激的能力。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可培养自己处理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及遇事沉着对待善于思索的个性特点,能较好地处理各种紧急事件。相反,极少参加社会实践的人,就会遇事慌张,不知所措。

    (3)正确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培养乐观、自信的个性特点,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遇事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能较好地适应各类应激环境。

    四、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他人及社会团体对某人或某些处在适应困难情境中的人,通过人际关系,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的过程。当个人遇到各种困难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事实已证明这种支持系统对应激反应能够起缓冲作用。例如,有人观察到存在应激因素时,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并不很高,只有在既面临应激性因素而又缺乏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时,疾病的易感性才提高。在174年澳大利亚达尔文市遭受飓风袭击的事件中,0的房屋倒塌,3万多人流离失所,有人对疏散人群进行了实际调查,发现在同一紧张处境下,社会支持较多的人未发生精神崩溃,自认为社会支持少的人则很快发生精神紊乱,他们认为社会支持在紧张过程中起着缓冲作用。社会支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且联合起作用的,主要包括(1)安慰,这是最基本的方式,这建立在同情和分担痛苦的基础上;(2)提供信息,这是从理智上支持,在恰当的时候帮助当事人客观地分析事态特点、转机、后果,采取某种处理方式可能出现好的结局;(3)创造条件,使被支持者不失尊严地发泄,这是用行为告诉对方,别人理解、同情、宽容你,并愿与你共同忍受痛苦;(4)帮助被支持者寻求回避应激源和消除应激源的途径;(5)帮助被支持者与其他人和机构建立联系及汲取更多支持;(6)改变生活和学习工作环境,协调人际关系;(7)没有大应激事件出现时,对某些个性不良者应保持适当的微小刺激,以提高应激的耐受力和适应力;(8)借助药物、器械及其他心理疗法,改善当事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赵灵  王培  金晓莉  杜晓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