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医学心理学 > 第二节 医患关系

第二节 医患关系(2/4)

图财利,不畏权势,不在医疗活动的掩护下做不利于病人的行为和不道德的事情。175年第2届世界医学大会《东京宣言》的序言中规定“医生是实行人道主义而行医的,一视同仁地保护和恢复人体和精神的健康,去除他的病人的痛苦是医生特有的权利,即使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也应对人的生命给予最大的尊重,决不能用医学知识做相反于人道法律的事。”当然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和变化,医德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也在改变,如器官移植、人工流产、安乐死等情况的出现,便要求建立相应的生命伦理学。但是对病人的仁爱之心、关怀态度则是医生永恒的道德准则,凡不能善待病人或从个人好恶出发对待病人的行为,是和医生角色不相容的。

    (三)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illness  behavior),指一个人患病后,对疾病和病痛的感受和评价并由此而做出的行为。如停止工作,找医生诊治,服药等。不同的人对病人角色的态度不同,就有其不同的疾病行为。病人所知的医学知识,疾病症状的轻重程度,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均可以导致不同的疾病行为。就医是疾病行为的重要内容,不良的行为表现有

    1延迟求医或不求医  原因有(1)求医不方便,如交通不便,病重要人陪同。(2)经济困难。(3)对疾病严重性认识不足,对病感的认知评价过低或认识不正确。(4)求医不愉快体验。如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生护士轻视、斥责,程序繁琐。(5)看病三长一短(挂号、候诊、取药时间长,医生诊疗时间短);恐惧、害羞、害怕面对或接受患病的事实如肿瘤,某些难以启齿的疾病,怕自尊心受到伤害。(6)病人的不同习俗及信仰,不求医而去寻求宗教、巫医帮助。

    2反复求医,强化病人角色  原因有(1)与性格有关,如个性焦虑、疑病症等;(2)继发性获益,多见于涉及工伤、车祸等经济的索赔者,长期休息及回避矛盾冲突;(3)药瘾。

    二、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在医疗过程中,将医患关系分为三种模式。

    (一)主动—被动型

    在这种医患关系中,医生占主动或支配地位,各项医疗措施完全由医生做主。病人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提出任何异议。如昏迷、休克、全身麻醉状态、精神病、接受催眠治疗的病人及婴幼儿等。他们失去思维或不具有表达意见的能力,完全听任医务人员处置。因此医务人员须特别仔细观察病情,周密制订方案,以高度责任感诊治病人。

    (二)指导—合作型

    是最常见的医患关系模式。医生是主动的,病人也有一定的主动性。医生处于权威性地位提出意见,病人必须执行,但可提出疑问和寻求解释。这种医患关系的特征为病人的主动是以执行医生医嘱为前提的,多见于急性或重危病人。大多数医师已习惯于以指导者的身份提出医嘱,而病人对医生也比较信赖。这种关系一般对治疗是有益的。

    (三)共同参与型

    以平等关系为基础,医生和病人共同参与对疾病的治疗。医生是参谋,和病人共同商量作出决定,或提供咨询意见,让病人自己帮助自己。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危重病减少,慢性病增多),具有一定智力和文化程度,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将采用共同参与模式。

    上述三种模式在一个病人身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同种疾病,同一病人在不同时期内可以使用不同的关系模式。如糖尿病病人在酮中毒昏迷时,需要主动—被动型,医生决定一切治疗措施。昏迷解除后,治疗合并感染,采用指导—合作型,病人照医嘱执行。以后的长期治疗中,则需共同参与型。由医生提出建议,互相商议,解决病人控制饮食、定期尿糖检查、注射胰岛素等问题。医务人员必须掌握行为科学知识来判断病人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对医生与病人间的关系作出灵活的必要的调整。

    三、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一)交往的心理过程

    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离不开交往(unication)。交往是一种动态的进行过程,由五个功能成分组成。

    1交往的功能成分

    (1)发送者(sender)发送信息的人及效应器官。

    (2)信息包括所用的词汇、体态语言、声调、音量等。

    (3)接受者及所有与接受信息有关的解剖结构接受词语性表达是听觉,非词语性表达是其他感觉。

    (4)信息的反馈接受者将送来的信息反馈给发送者或自身的内部反馈。

    (5)来龙去脉(ntext)相互发生作用的背景。

    这五种功能是发生交往所必不可少的。

    2分享信息的过程

    卢歇(ruesch)概括了分享信息的三个过程(1)知觉作用,是人们对感性刺激的选择、组合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一个人的需要、评价、信任及自我观念是决定个体如何对待所生存空间环境的关键因素;(2)评价作用,是指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