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明末钢铁大亨 > 1983、枪炮齐发

1983、枪炮齐发(1/2)

    两万哈萨克骑兵,冲向了准噶尔人的步兵方阵。也就是驼城的四周,他们呼啸着在距离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上,高速策马奔驰,一边奔跑一边射箭。

    这个距离是骑弓抛射轻箭的距离。

    他们也不敢太近,因为知道准噶尔人也有大量火枪。这个时代,中亚各个国家已经普遍使用火绳枪,就是性能有很大差距。

    他们的火枪是从伊朗买的。而准噶尔人的火枪是从奥斯曼帝国买来的。准噶尔人的火枪是鲁密铳那种的,性能比他们的还要好很多。

    他们跑近了才看到,骆驼身上铺着厚厚的毡子,上面还淋湿了水。这些毡子的作用,一个是避免骆驼看到敌人骑兵冲锋受到惊吓乱动。另一个就是为了防箭。

    几张毡子厚度有四五厘米,又浇上了水,有些沉重。不过防御力十分好,不仅可以挡住抛射的轻箭,就是远距离的火枪也能挡住。这东西效果比棉甲还要好些。

    乌兰布统、昭莫多之战时,康熙是靠着使用小型火炮摧毁的驼城。清军的火枪对这种淋水毡子保护的驼城,效果非常差。

    乌兰布统之战时,早期双方火枪兵对射之时,康熙的大哥福全带队和准噶尔人玩排队枪毙。结果吃了大亏。准噶尔人又驼城做掩体,清军完全是站着对线。结果死伤无数。

    后来,直接被准噶尔人打崩。火枪手溃退后,炮兵接替上来了。开始用小炮对驼城实施轰击。这些两三磅的小型野战炮,把驼城彻底摧毁。骆驼毕竟是血肉之躯,那里挡得住火炮的铅球呢。

    人家的骆驼上铺着厚毡子,远距离八旗的火铳根本打不透。就是射箭也很难穿透。基本都被弹了开来。

    巴图尔珲台吉和几位图门在了望台上,冷眼看着哈萨克人的骑兵大呼小叫的绕着驼城奔驰。密集的轻箭像是雨点一般的落了下来。

    营地里的准噶尔人都披着厚厚的毡子,躲在毡子下面挡箭。

    “他们也跑了三圈了,我看差不多了,让鲁密铳开火吧。”巴图尔珲台吉说道。

    随着牛角号的吹响,驼城骆驼矮墙的后面,突然站起来三排火枪手。

    他们手里拿着土耳其火枪,端平瞄准了百米外高速奔驰的哈萨克骑兵。

    火绳夹在击锤上,在呲呲燃烧着。随着一声令下,火枪手们纷纷扣动扳机,击锤和燃烧的火绳,瞬间就落在了发射药池里。

    砰砰砰!

    第一排火枪手开火了,鲁密铳巨大的后坐力,让射手身体向后移动。

    虽然哈萨克骑兵距离都在百米之外,远的有一百五十米,近的也有一百二十米。不过鲁密铳这种火绳枪是长身管的步枪。打的是比较远的,远超东瀛铁炮和大明的鸟铳。

    依据史料估计,鲁密铳的有效射程大约在150米到200米之间。

    鲁密铳是由明朝火器研制家赵士桢,在1598年仿制土耳其火枪,在其基础上改良而成的火绳枪。其射程和精度在当时都优于其他同类武器。

    鲁密铳的枪管长度约为4.5尺(约1.44米),重量约为6到8斤,使用4钱火药和3钱铅弹,有效射程普遍达到150--200米左右。

    甚至有资料显示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半公里。

    当然,这个距离没有实战意义。

    相比之下,鸟铳的射程则较短,有效射程通常在一百米以内,甚至有资料显示其最大射程仅为200米。80米效果最好。

    枪管长就会增加准确率。鲁密铳很准!穿透力很强,宁锦大捷时,袁崇焕的鲁密铳营队,把身穿三重甲的八旗骑兵打的人仰马翻,一败涂地。

    哈萨克人从伊朗买来的火枪有效射程不到百米,八十米效果最好。所以,他们的骑兵没有使用火枪,因为射程不够。

    他们都是抛射轻箭。骑弓使用轻箭,轻松可以抛射一百五十米。

    准噶尔人把鲁密铳架在骆驼背上,打了第一轮反击。

    这个方阵的四个正面每一面都有2500火枪手,他们分成三排轮流射击。每一排都有八百多人。

    一个侧面上,八百多发大口径铅弹密集的向着外面奔驰的骑兵打去。顿时就有上百人被击落下马。

    骑兵的目标大,投影面积大,远比单个人好打中。

    就是打不中人,打中马也可以把骑士摔下来,造成重大伤亡。

    战斗中坠马,会被后面的骑兵踩死。

    鲁密铳是十五毫米的大口径铅弹,动能非常足。一匹战马正在向前奔跑。突然被打中了肚子。

    砰的一声巨响,整个战马的肚子都爆开了,肠子和内脏沥沥拉拉撒了一地。而战马悲鸣着还在惯性下向前跑。

    自己的马蹄子,把掉出来的肠子和内脏踩碎了。

    直到跑出去几十米才悲鸣着倒地。把骑手向前甩了出去。

    阿布拉姆十夫长,手速很快,在鲁密铳开火前,他已经射出十支箭了。

    他正准备继续拉弓,突然他看到远处的驼城上多出来了很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