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国院士 > 第九百八十一章 :抹黑与无力挣扎~

第九百八十一章 :抹黑与无力挣扎~(2/3)

的学者,可能是《探索》找的外面的学者做的审核?】

    【但我不相信他对于这件事一点都不知情。】

    不得不说,在半导体领域,这些老牌企业和西方利益集团的实力的确相当的夸张。

    无论是媒体,还是学术界,亦或者是半导体产业界,都有大批的人甚至不乏顶尖的学者与公司企业快速的站了出来,进行站台、支持和反对。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互联网上,学术界甚至是产业界内部的风声便已经完全反转了。

    从一开始众人对碳基芯片的期待,再到大部分人都开始质疑《探索·总刊》论文上的实验数据可能存在编造。

    这些掌握着世界传播媒体的西方利益集团和占据着硅基半导体产业链的国家与企业,这一次寻找到的突破点或者说‘抹黑点’确实相当的犀利。

    他们并没有去质疑《探索·材料学》上有关于高密集成碳纳米管阵列这项核心技术难题是否已经真实的突破了。

    而是选择了对《探索·总刊》上的碳基芯片数据进行了质疑。

    一方面,这篇论文是仅仅是徐川挂名的通讯作者,而非第一作者。对于外界来说,这意味着可能是只是借助那位徐教授的名气,或者说是挂在他名下的一个科研项目,而非他本人亲自研究的。

    甚至那位徐教授可能都没有完全了解过碳基芯片的具体参数、性能指标等等。

    毕竟是否是他本人亲自完成的,对于学术界和外界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说对于操控这一切的资本利益集团来说,徐川挂名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毕竟自从这家伙在学术界闯出赫赫声名后,就没有在几篇论文上挂名过通讯作者,或者说参与过什么其他不在自己研究范围内的学术实验。

    几篇挂了他通讯作者的论文,基本都是他的学生的毕业论文。

    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少人都清楚,挂他的通讯作者名字和唯一作者名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普通人对于这些并不知情。

    混淆视听对于如今的半导体产业界来说利处还是非常大的。

    至少他们必须要给产业界和股民信心,才能够支撑起硅基半导体的阵地,保证其不会崩坏的太快。

    对于徐川来说,在学术研究上遭遇质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即便是他在数学界完成了三大千禧年猜想难题的证明,如果能有幸证明下一个黎曼猜想,该被质疑的还是得被质疑。

    但老实说,说他在实验数据上造假,伪造实验数据这种事情,别说这辈子了,就是上辈子都没有过。

    当然了,他也很清楚最近两天为什么外界的舆论风向为什么突然就变了。

    芯片和半导体产业是米国的核心产业,说是他们操控全世界的命脉都不为过。

    石油-米元体系虽然关键,但它仅仅是米国霸quan主意的表面而已。

    准确的来说,米国不是因为石油而确立的霸权,而是米国已经确立了霸权,后续选择了石油作为锚定物而已。

    而支撑起霸权的,最核心的是强悍的军事力量,以及蓬勃发展领先全世界的高科技。

    这两者才是米国纵横和收割全世界,支撑它自己发展的真正利器。

    而在高科技领域中,芯片与半导体产业无疑是最核心的基础。

    当这一核心基础领域被他们所触碰,甚至有能力掀翻的时候,米国不采取行动那就真正的见鬼了。

    抹黑《探索》期刊,质疑《探索·总刊》上刊登的论文存在数据造假,伪造实验数据这种事情只不过是个开头而已。

    后续肯定还有一连串的组合拳,来针对碳基芯片和碳基半导体领域的发展。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米国会允许自己掌控全世界的手段被人掀翻在地。

    哪怕是未来真的可能被干翻,至少现在他们也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掌控垄断地位。

    如果这一期的《基于高密集成碳纳米管阵列的高性能碳基芯片!》与《基于碳基半导体材料高密集成碳纳米管阵列的方法!》两篇论文不是发在他们自己建立起来的《探索》期刊上。

    而是发在由米国掌握的学术期刊,比如《IEEE》或者是《JSTS》等SCI期刊上,迎接它的后果是什么。

    可以想象的到的是,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撤稿’!

    即便是这两篇论文完全正确,不存在任何的实验数据造假,米国也不可能允许它们公开打破他们在半导体领域的垄断地位。

    但是现在嘛.

    徐川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探索》可是他亲手建立起来的期刊杂志,尽管成立的时间并不久,但它在学术界的名声,已经不弱于《自然》《科学》这些老牌期刊了。

    更关键的是,米国可拿《探索》没有任何的办法。

    除非他们能够禁止《探索》在米国境内销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