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国院士 > 第九百九十六章 :空天母舰的完整设计方案~

第九百九十六章 :空天母舰的完整设计方案~(2/3)

飞船产生离心力,以此来模拟重力。

    按照航天集团那边的计算,当这艘空天母舰的外圈以角速度每分钟两转的节奏下旋转,就足以产生保障人类正常在宇宙中生存,而不至于患上太空病。

    事实上,这艘外太空航天母舰五百三十二米的直径也不是随便便便就设计的。

    众所周知,在太空中近似无重力状态下,载人航天器的很多机械仪器仪表无法正常使用。

    比如滚珠类轴承、摆锤钟表等依赖重力作用工作的器材。

    而更重要的是,长期失重状态会对航天员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一方面,失重会促使人体血液过多地流向与滞留在脑部,易形成血栓,危及生命。

    另一方面,骨骼在这种环境中会逐渐疏松,肌肉也会逐渐萎缩。

    在某次跨国健康调研中,37名在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的航天员被检查出8%~17%不等的肌肉萎缩现象。

    要知道,这些专业航天员长期在地面接受严格训练,在空间站上还可以使用简易健身器材,但仍无法阻止生理机能的消极变化。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航天员返回地球后需要被救援人员抬出来,这正是为了他们的健康安全考虑。

    前红苏的航天员曾因出舱后就因为站立接受献花,受此影响而摔倒受伤。

    除此之外,近似无重力的生活环境还会对航天员的生理机能造成多方面消极影响,如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味觉退化、注意力和判断力受干扰等。

    曾有不止一位航天员透露,即使在太空中将自己固定起来,但飘浮感仍迫使自己经常从梦中惊醒。

    类似情况随着太空滞留时间增加,势必会更加明显,从而妨碍航天员工作生活。

    可以说,人造重力是航天员期盼已久的“保护神”。

    它有望一劳永逸地解决“失重病”,帮助人类以更矫健的步伐、更健美的体态向更深远的宇宙迈进。

    而人造重力对于目前的人类科学技术来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离心力来模拟重力了。

    如果玩过旋转木马的都知道,如果木马如果转得飞快,就会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离心力。

    小时候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就不止一次的见过汤姆被旋转的游乐设施甩出去摔在地上的画面。

    事实上,人类很早就知道,这是离心力在起作用。

    这种虚拟的力使旋转的物体有远离旋转中心的倾向,这艘空天母舰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而制造的。

    不过,要制造一个旋转的系统很容易,但要想成功模拟出与地球相等的重力,就必须要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转速。

    如果旋转系统的半径越短,那么制造出与重力相同的离心力所需的转速就越高。

    以他们发射上天的天宫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为例。

    它的直径为4.2米,如果要模拟地球重力,那么转速就要达到每分钟二三十圈。

    在如此高转速的空间之内,人是没有办法正常活动的。

    因为‘科里奥利效应’。

    或许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名词,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个什么。

    不过换个说法大家就能理解了。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地转偏向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旋转的坐标系内移动的物体,移动路线会发生偏转,转速越快,这种偏转就越明显。

    比如在一个每分钟旋转二三十圈的系统中,我们只是尝试从椅子上站立起来,都会一头栽在地上,这就是科里奥利效应所导致的。

    科里奥利效应是没有办法完全消除的,即便是在地球这样一个庞大的旋转系统之中,物体的移动依旧会发生偏转。

    所以北半球的流体会向右偏移,南半球的流体会向左偏移,大气和海洋环流都会受此影响。

    而这艘空天母舰之所以设计成五百二十米的外圈直径,就是考虑过科里奥利效应和对宇航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

    通过结合医学界专家的实验和计算,只要母舰的外圈结构在旋转的时候角速度不超过每分钟两转,那么就可以保障飞船上人员的健康与正常活动。

    而通过离心力的计算公式【RCF=1.118*10*N*R】可以得出如果要达到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那么所需的离心半径约为224米,也就是直径近500米。

    这就是这艘空天母舰外圈结构达到了五百二十米的核心原因。

    只有达到了这个级别,生活在上面的人员才能够相对正常的活动。

    当然,除了这些保障在里面生活的人员健康安全的设计外,这艘空天母舰在军事用途方面的设计也不容小觑。

    首先是内圈!

    内圈除了作为核心舱,为整艘空天母舰提供能源、动力外,还被设计成了两门威力巨大的动力炮!

    其采取的设计方案与此前徐川参与过的电磁轨道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