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钢铁以汉萨省(南非和莫桑比克交汇处境内)为核心,汉萨省历来是东非的最重要钢铁生产基地之一,其省会新汉堡港市的支柱产业就是钢铁。
当然,汉萨省的钢铁产业发展条件也是整个东非最得天独厚的,依托南非高原,位于东非煤炭储量最多的地区,且铁矿资源也十分丰富。
而更重要的则是汉萨省的海运优势,新汉堡港市和马普托都是东非重要的要沿海工业城市,方便钢铁原材料进口和钢铁成品的对外出口。
最后则是西部钢铁,以莱塔尼亚省(位于安哥拉境内)为核心,其主要优势在于东非西部的优质铁矿资源,近些年随着东非铁路等交通的发展,西部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得以确立,发展较为迅速。
所以,就目前来看,除了东非的北部以外,其他地区都有各自的钢铁产业核心地带。
这倒不是说东非北方没有钢铁产业,而是北方钢铁厂数量少,规模小,和东非其他地区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即便是东非北方,其钢铁产量也超过了世界上的不少国家,而北方钢铁产业则集中在北方省(位于索马里境内)和乌班吉省(位于中非共和国境内),图尔卡纳省(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交汇处)这三个省份。
所以,梅特部长重点提到的莱塔尼亚省和太特省,属于东非近些年最新的超大型两个钢铁产业聚集区。
梅特部长说道:“除此外,波西米亚省,汉萨省,洛林省等传统工业省份的钢铁产业发展也比较迅速,沿海地区也建立了许多中小型规模新兴钢铁企业。”
“而在五五规划期间,我国重点针对新成立的民营钢铁企业,制定了新的规范,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淘汰落后产能。”
“而针对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则推动体制改革,以及设备更新迭代,今年太特省第一钢铁厂的产量就有望达到了三百万吨水平。”
“不过,波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是那些传统钢铁生产基地,比如波西米亚省,钢铁产业升级已经全面展开,目前进度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预计到五五规划结束前,波西米亚省的钢铁产业升级,将会彻底结束。”
“除此外,在黑兴根省,奥兰治省和,巴登省,也在计划建造一些新的钢铁厂,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南方的钢铁产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黑兴根省,奥兰治省和巴登省,实际上就是东非境内的南非高原地区,东非矿产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前世南非共和国的聚宝盆。
上个世纪,东非在南非战争胜利后,并不急于开发该地区,从而避免引起英国人的嫉妒和觊觎。
而现在,东非早就不再受到英国的对南非地区的威胁,所以对于南部省份的大规模开发,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启。
不过,当前对南非高原开发的难点在于当地的水资源问题,所以要彻底激发当地产业,还要等到东水西调完成之后,那时,东非南部省份的工业和农业产量都将得到释放。
梅特接着说道:“随着这些钢铁工业领域的布局和发展,以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刺激,预计到下一个五年规划阶段,我国的钢铁产业将会经历新一轮的爆发。”
别看东非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但实际上东非钢铁产业的潜力依旧没有得到充分开发。
这一点和美国对比就更加明显,美国的钢铁产量虽然不及东非,但是要知道美国的人口比东非少了几千万。
而且,目前东非的城镇化程度和美国也有很大差距,这也就意味着东非城市扩张和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就创造出了巨大的基建需求,从而对东非钢铁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当然,和美国对比并不完全具有参考意义,毕竟美国和东非是两个“怪胎”,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工业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则说明当下国际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并不过于旺盛。
这其实是比较矛盾的,比如英国和法国的钢铁产业发展速度就很慢,这说明两国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不高,而实际上,如果把他们的殖民地也看做他们一部分话,情况却完全不是如此。
就拿英国的印度殖民地来说,印度对于钢铁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印度的人均购买力又极低,而英国显然不会为了殖民地发展,为印度这种殖民地大搞工业建设。
而英国却又占着这个颇有潜力的巨大市场,不准其他国家进入,作为本国经济的自留地,这样一来,英国本土钢铁企业基本上不需要太内卷,就能吃的满嘴流油。
这显然不利于英国钢铁企业的自我革新和技术进步,一旦市场放开,注定会被东非,美国,德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钢铁企业冲击的稀巴烂。
当然,英国人的这种“苦楚”,其他国家也只有羡慕的份,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不惜发动一战,来试图打破英国和法国霸权的原因。
而美国和东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