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六十九章 铸铁厂

第六十九章 铸铁厂(2/3)

如果你问一个东非人他的老家是哪里?很多东非人他可能给你指向一个东非东部某处乡下地方,这是很反常的,毕竟,东非是一个移民国家,追根溯源下东非人基本上来自远东和欧洲。

    而现在才过去短短不到几十年时间,在东非就形成了乡土文化和底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母国记忆。

    而反之,如果在阿根廷和巴西,问他们的老家在哪里,他们或许会理直气壮的回复欧洲的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就比如罗贝尔,如果问他老家哪里,他肯定会说意大利。

    当然,这并非东非人“数典忘祖”,而是多次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迁徙所造成的,尤其是东非除了东部以外的区域最为明显。

    因为现在东非的很多民众,他们上一代生活在东非东部,所以他们第一时间会把东部的某个地方当做自己的故乡,当然,如果再往上,他们就要翻“家谱”。

    虽然说东非绝大多数人没有家谱,但是口口相传,还是可以寻根溯源的,毕竟东非的历史过于短暂,老一辈对于故国还是有很深记忆的。

    而对于这种情况,东非政府是乐见其成的,毕竟这有利于东非“家国”情怀的塑造,增加东非的凝聚力,而这也正是其他移民国家所欠缺的。

    这也算意外之喜了,毕竟东非政府当初根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只能说东非推行的政策导致歪打正着。

    罗贝尔说道:“确实如此,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口都高度集中在首都等大城市,我们巴拉圭在南美应该属于特殊情况,相对于周边国家,巴拉圭人口分布上也更加均匀。”

    “当初,巴拉圭政府为了吸引移民,所以积极给移民发放土地,我父亲就是逃难到巴拉圭的意大利人,当时巴拉圭政府不仅接纳了他,而且将他安排到了我母亲所在的村庄,两人最终修成正果,这才有了我。”

    上个世纪的巴拉圭战争,对于巴拉圭的影响极大,人口断崖式减少,包括首都亚松森在内的许多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国内人口结构严重失衡。

    而这也就导致新的巴拉圭政府,为了恢复人口,推动了一系列积极政策,比如给欧洲移民发放土地,准许土着成为本国公民,积极推动失偶妇女再婚。

    当然,巴拉圭政府给移民发放的土地,谈不上多好,但是对于一些落难南美的欧洲移民来说完全就是“暴富”了。

    毕竟,他们之所以困难南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欧洲人口增长,从而导致土地紧张,很多农民不得不到海外谋生。

    而巴拉圭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也使得巴拉圭人口迅速得到恢复,甚至这几年有可能突破两百万。

    而前世,这个时间段巴拉圭人口不足百万,可能只有七八十万水平,由此可见,巴拉圭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是比较有效的。

    不过,即便如此,现在巴拉圭人口依旧是南美垫底的存在,只能排到第九位,仅次乌拉圭多,乌拉圭人口大约一百五十万左右,而这个时代,整个南美的独立国家也才只有十个。

    而其他南美国家人口都在两百万以上,就比如排在第八的厄瓜多尔,人口就在两百万左右。

    罗贝尔说道:“如今巴拉圭人口初步恢复,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年政府的各种利好政策。”

    “这让我们巴拉圭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尤其是这些年和玻利维亚的领土冲突中,玻利维亚人口只比巴拉圭多几十万。”

    “而人口的恢复,自然而然的推动了巴拉圭经济领域的发展,以前巴拉圭是南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现在我们只能重新起步,而这也是我到东非的目的之一,我相信接下来巴拉圭的经济会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提前布局。”

    在上个世纪,巴拉圭确实在发展领域算的上南美最好的国家,要不然也不可能和阿根廷,巴西两个大国进行长达多年的战争。

    当时巴拉圭建设有南美唯一一座现代化铸铁厂,同时老佩洛斯还引入了其他产业,后来小洛佩斯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巴拉圭兵工厂,使得巴拉圭拥有生产步枪,火炮,甚至是机枪等武器的能力。

    不过,随着巴拉圭战争的失败,这些曾经在南美辉煌的工厂也随着佩洛斯家族烟消云散了。

    而罗贝尔这次来到东非,就是为了购买东非淘汰的生产设备,重建巴拉圭的铸铁厂。

    罗贝尔说道:“巴拉圭这些年因为战争的原因,百废待兴,所以我认为钢铁产业在巴拉圭有很大的市场。”

    “不过受制于巴拉圭矿产资源限制,我想到的办法就是重建巴拉圭的铸铁厂,生产初级铁制品在巴拉圭销售。”

    巴拉圭缺乏煤炭和铁矿资源,虽然巴拉圭有铁矿,但这个时代并没有发现,而且建造钢铁厂如何和国外企业竞争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所以,罗贝尔打算从东非进口钢铁材料,再运回巴拉圭加工成各种工业品。

    马苏德笑呵呵的说道:“那罗贝尔先生,你可算来对了地方,我们东非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钢铁产业体系,而莱塔尼亚省刚好是帝国的重要钢铁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