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七十章 苏联

第七十章 苏联(2/3)

容易消停一点,结果又爆发了东欧战争。

    这导致从俄国到苏联成立这一时间段内,俄国根本得不到休养生息,俄国的经济增速甚至还不如帝俄时代,工业层面也没有太大改变。

    所以,弗里德里希对于如今的苏联,抱有一定的轻视之心。

    而恩斯特解释道:“俄国是世界大国,而苏联的成立,基本也意味着俄国工党正式获取了前沙皇俄国的全部工业区,以及全部出海口,大部分矿产资源。”

    “下一阶段,苏联的发展大概率会转向经济恢复上来,而这势必会给原俄国的工业带来新的变化。”

    “而苏联的新领导人,约瑟夫是一个手腕比较强硬的政治人物,在巩固苏联权力后,他必然会全面整合原俄国的一切资源,从而推动苏联工业的发展。”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苏联的根基已经牢固,且随着苏工的崛起,苏联的社会问题大部分已经得到解决。”

    “而这也就意味着,约瑟夫等苏联工党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理想来彻底改造这个国家。”

    “所以你不要轻视苏联,说不定过几年后你就能发现,它的经济发生凤凰涅盘一般的蜕变。”

    对于之前的俄国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消化沙皇俄国的政治和经济资产,这其中包括原沙皇俄国的领土。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彻底收复沙俄在东欧的全部领土,基本上已经成为泡影。

    而接下来,新成立的苏联,必然会将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层面上来。

    而基于前世的经验,恩斯特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苏联经济发展还是十分看好的。

    所以,恩斯特说道:“现在苏联政坛已经彻底稳定,而苏联要发展经济,这势必会形成一个重要的窗口期,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从苏联获取一些利益。”

    弗里德里希问道:“父亲,这恐怕有些困难,毕竟苏联工党的信誉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处理不好,我们可能在苏联栽一个大跟头。”

    事实上,这并非是苏联工党的信誉问题,而是东斯拉夫人的信誉问题,毕竟帝俄时代俄国的信誉就很低,这几乎成为了国际共识。

    恩斯特说道:“这一点不用担心,我们本来就不打算和苏联进行深度的合作,而是相互利用关系。”

    “如今,苏联的大经济环境还是不错的,依旧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欧美不少国家,就偷偷的和苏联有贸易关系。”

    “我们这个时间段加入进去,完全不会引人注意,而且,接下来苏联政府要发展工业,必然要为资金问题头疼。”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沙俄时代俄国的积累还是比较深厚的,这一次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苏联筹集资金的急迫性,从而挖掘沙俄时代许多潜在的遗留价值。”

    “而且,这次我们产业调整,国内刚好有大量机械设备需要处理,苏联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甚至不需要付出多少真金白银,就能从苏联分一杯羹。”

    “而且,苏联再怎么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市场,我们也可以提前铺路,从而奠定我们和苏联未来合作的基础。”

    新经济政策推行后,俄国就恢复了对外贸易,不过当时俄国的对外贸易,完全由原俄国工党政府,也就是现在的苏联政府垄断。

    而世界各国嘴上说着要封杀苏联,但都尝试着和苏联重新建立贸易关系,试图重新控制原俄国市场。

    而在恩斯特看来,这完全是痴心妄想,再过几年,等到约瑟夫调整经济政策后,苏联势必会开启新一轮的国有化,而到时候苏联的外国投资者显然又会栽一个大跟头。

    所以,近些年来东非和俄国的贸易和对俄投资,基本上以短期为主,并不打算在俄国置办太多产业,尤其是矿山,工厂等。

    当然,和苏联的贸易,依旧是有利可图的,就比如机械设备出口以及粮食出口。

    前者不需要多说,而关于后者,苏联一直都是一个粮食比较缺乏的国家,苏联的农民因为苏联经济政策的原因,生产积极性并不高,毕竟粮食卖不上价格,他们也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和劳力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

    帝俄时代的农民,为了生存,必然会想方设法的增加粮食产量,毕竟粮食产量越高,他们的收入也越高。

    而苏联的农民,抱有的想法则是反正粮食卖不上价,还不如少种一些,反正只要够家庭自给自足就够了,而这导致的结果自然是苏联粮食供应相对紧张。

    当然,苏联依旧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毕竟农产品的涵盖范围很广泛,而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除了粮食以外,棉花,橡胶等苏联不能种植的农业作物,其农产品也是苏联需要大量进口的必须物资,而这些方面,东非和苏联的贸易量就不小。

    农产品领域,东非和苏联的之间的贸易,算得上是长期生意,毕竟两国各取所需,苏联和东非的气候具有互补性。

    而且,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苏伊士运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