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来自妄念,那他就要克服,把这种妄念剔除,留下本心,这就是打磨主观,也是修道参禅。
如果是发自本心,那他就要去杀戮,对他而言,杀戮就是修道,就是他要去参的禅。
这就是禅宗的修行。
而如果肖自在的本心是后者,那他在到达某种境界后,他打磨出来的主观,就会是极具杀戮欲的。
都有杀戮了,那有人些的本心是贪婪,嫉妒,暴怒等等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人性本恶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
张之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佛陀是智者,觉悟者,所以他打磨的主观,留下的教派,乃至向他皈依的人,追求的是智慧,是开悟。
道祖是清静无为的人,所以道教追求的是清静无为。
而道家和佛家收徒,都讲究一个缘,与佛有缘,与道有缘。
或许,这个缘,就是看自身的主观,是不是与佛的主观相似,相似程度越高,也就越有缘份。
至于资质,那是另外的考量了。
“或许,我就是与道有缘?”
张之维自语一句,旋即想到,如果一个主观是恶的人留下的教派,是不是追求的就是恶?!这就是邪教的由来吧。
“所以,那种低语,其实就是某种主观在作祟?”
“这个主观,也许不一定像我推测的那样,是某个修行的人,它甚至可能是某种意识的集合体。”
“但不管怎么样,它应该都是一种强大的主观意识,它会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它的皈依者。”
“而男孩的这种恶魔一样的形态,就是这种主观意识影响下的结果。”
一念至此,张之维知道了该怎么处理这个男孩了,只要解决掉他体内的那个恶的主观意识就好了。
张之维眼睛金焰沸腾,妄破神眼被他催动到了极致。
随后,他动用蓝手的能力,开始细致入微的寻找寄居在男孩体内的那一缕来自“恶”的主观。
这并不容易,主观不是灵魂,它是一种与客观对等的思维意识,深深的扎根在了男孩的灵魂之中。
对于这种东西,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处理不了。
不过,对张之维来说并不难。
在他的全力搜索之下,很快,潜伏在男孩灵魂深处的那一抹充斥着恶意的思维被他找到了。
它就蛰伏在男孩的灵魂深处,与他灵魂中的某些情绪完美融合,这种情况下,要想将其分离,几乎不可能。
张之维沉默了一会儿,摊开手,掌心升腾起一缕青蓝色的三昧真火。
三味真火是专烧神魂的性命之火,它甚至可以烧死心魔。
心魔是在客观因素的干扰,从主观意识中诞生的产物。
能烧心魔,自然而然也能烧主观。
不过,要想用三昧真火去做到这一步,首先得找到这一缕恶意,如果找不到的话,那自然是没办法,总不能把整个灵魂都给烧了吧。
有了目标,张之维把三昧真火凝聚在指尖,对着男孩的眉心一点。
三昧真火顿时涌入了男孩的上丹之中,进入他的灵魂深处,渗透其中一处角落,把那团恶意连带周围的灵魂一起包裹住。
那一团恶意其实已经融入到了男孩的灵魂当中,不分你我,但张之维以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全都烧掉了。
灵魂具备很强的恢复能力,被烧掉一部分,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虚弱,但只要魂魄不散,有他蓝手相住,并且在身体里温养一段时间,还是能恢复的七七八八。
在三昧真火的煅烧之下,男孩眼皮颤动,浑身青筋暴起。
站在他的视角上来看,他那原本漆黑一片的意识里,出现了一个体表散发着金光,周围环绕着闪电的人影。
人影屈指弹出一点火星,火星落下,刹那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周围的黑暗瞬间便被点燃。
在熊熊火焰的煅烧下,他似乎听到了一声凄厉的惨叫,紧接着,不断在脑中回响的低语停止了。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耳边只有潮起潮落的海潮声,他获得了一种久违的清净。
在这种清净中,他缓缓的睡去。
张之维看着面前的男孩,虽然寄生在他体内的那道恶的主观消失了,但他那被改造的肉身并没有变回之前的模样。
“灵魂上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该解决身体上的了。”
相比较灵魂上的问题,身体上的问题简直不值一提,张之维直接动用红手,对他的身体进行了一番改造,将其变回了之前的模样。
至于男孩血液内的那股能量,张之维给他保留了下来,没有将其驱逐。
在剔除了那股充斥着恶意的主观后,这股能量已经变得很干净了,有这股能量加持,这个男孩会变得很强壮,天生神力一般。
“《道德经》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