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提议被前线基地的指挥部慎重考虑后否决了,主要原因是空军运力有限。
目前前线基地虽然掌控有制空权,但是钢铁兄弟会并不是完全没有威胁空中目标的能力,尤其是在得到了cIA东南亚任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后。
每一次为了撤离伤员都需要派出战机专门为运输机护航,运输机的每一条航路都经过精密计算确保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里面乘客的安全。
增加运输机航班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需要调整空中力量的部署。
同时指挥部不认为前线基地即将失守,对于取得最终胜利是抱以乐观看法,等到此地战役结束后希望这些技术人员能够可派上用场投入到工作中。
于是指挥部承诺将会把这些技术人员安排在最安全的地方去,比指挥官还要安全的地方,并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优先撤离技术人员。
…………
各大集团不仅送来了安保部队的补充力量,还带来了批量的猎食者,在确定猎食者在战斗中能够取得不错的战果后,生产猎食者的工厂加班加点的增加产品的生产速度。
(原先此类军事装备由专门的军工厂进行生产,末日后军事装备的技术进行扩散,授权所有能够生产此类装备的工厂进行生产,提供有相应图纸。而参与到洞察计划中的各大集团都有相应的高科工厂能够生产此类军事装备。于是借助这些工厂完成了军事装备产能的大爆发。)
卡巴城内战线吃紧,先行抽调了一批猎食者投入到战场中。
猎食者的运输与投放与人类就有很大的区别,完全不需要如同运送人员那般精贵,只要有多余的运力航班要多少有多少。
甚至说运送猎食者的运输机全部都是无人驾驶,每一次运输业不需要有战机护送,靠着优势硬吃敌人的防空火力,靠概率存活。
尽管这么做无人运输机的损耗有些大,却能够最快速度将后方的猎食者以及类似军备投入到战场上。
运送猎食者的无人机运输机都不需要降落,靠近卡巴城后直接低空飞行,如同一战的轰炸机打开舱门将里面的“航弹”倾泻而出。
猎食者装载在一个全封闭金属箱中,这种金属箱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进行低空硬着陆空投。
金属箱在空中坠落的这个过程与航弹掉落十分相似,甚至后方的技术人员还启动了金属箱内的一个声音外放模版,让其能够在坠落过程中发出类似航弹掉落的尖啸声。
在最开始,钢铁兄弟会还真的以为这是北边一次常规的轰炸任务,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轰炸机在低空飞行,在防空火力的围追堵截下还成功击落了好几架“轰炸机”,这可让钢铁兄弟会地面战场的人员高兴许久。
等到“航弹”落地,钢铁兄弟会的人员躲藏入防空洞中,结果“航弹”爆炸威力却不如预料中那么大。“航弹”确实爆炸了,却是小爆炸,而不是大爆炸,更多的是为了缓和金属箱坠落中积攒的动力势能,保证里面的货物能够安全抵达地面。
由于战场地形的复杂性,让有些坠落的金属箱没能很好的消除动力势能,落地的瞬间支离破碎,散落为一堆零件。
待在防空洞里的钢铁兄弟会士兵听着外边雷声大雨点小的爆炸还有些纳闷,忽然收到了来自上级的作战命令,要求所有人顶着航弹轰炸离开防空洞去战斗。
【难道是前线基地里的那些个北边乌龟冲出来与我们决战了?】
混乱中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士兵们紧接着迎来了猎食者的攻击,在防空洞这类狭小空间内,猎食者有作战优势,几个猎食者一起配合往往能够成建制的消灭一个又一个防空洞或者民房中的敌人。
第一波突袭下打了钢铁兄弟会一个措手不及,给位于地面战场的钢铁兄弟会部队造成惨重损失。
除了猎食者外还有其他的诸如蜂群,无人作战车等无人作战单位投入到战场中来。
钢铁兄弟会虽然在cIA东南亚任务中心的帮助下得到一批先进军备,并且拥有了对抗这些无人作战单位的能力,最简单的比如电磁脉冲,木马黑入等。
然而在面对集团打击下,在正面战场上靠着cIA的设备还是无法挽回不利局面,cIA的定位就不是在正面战场中集团交锋,而是使用精锐的小股部队特种作战。
因此,钢铁兄弟会的地面战场遭到严重损失,为了保存能够最后决战的兵力,钢铁兄弟会决定收缩战线,集中防御,等到地下战场取得突破后合围一起展开一场大决战。
地面战场上的损失也让钢铁兄弟会更多的士兵申请加入到地下战场中,至少在地下战场中不用担心天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钢铁雨,安全上更有保障。
与此同时,cIA派出的战斗小组已经全部撤离,特派员看着眼前只有出发前40%左右人手的精锐特种部队感觉到十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