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士营就像一股狂风掠过,在无数人惊悚的注视中,迅速冲向皇宫。
好似风卷残云,满城震动!
……
稍早一些时候,京城西门。
禁军右军都指挥使李朗立于城楼之下,看着城外那支越来越近的车队。
“将军,对方还未主动亮明身份,要不要鸣箭示警?”
一名都尉看着那支随从很多的车队,神情略显沉肃。
李朗却摇了摇头。
直到车队更近了一些,校尉看清为首骑士举着一面旗帜,上面只有一个铁画银钩的“李”字。
车队中间那辆极为宽敞平稳的马车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双眼微闭,似在养神。
车厢内还有一名稚气渐脱的少年。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你那位大伯究竟想要做什么?或许我已经有所察觉,却又始终不敢相信,觉得他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
老人缓缓睁开眼睛,沧桑的语调里难掩怅惘之意。
少年李公绪感同身受,看着老人眼中的愧疚,轻声宽慰道:“祖父莫要自责。”
李道彦自嘲一笑,继而道:“我这辈子都在缝缝补补,什么都不愿放弃,终究还不如陆沉这个年轻晚辈看得透彻。原本以为江南门阀魁首、大齐宰相的地位就可以让你的大伯满足,所以明知他暗中做过不少事情,我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只是时不时敲打他一番,却没想到他早已不是当年的李适之,又怎会将我放在眼里?”
李公绪默然。
他能感受到祖父此刻的心情,既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也有哀莫大于心死的萧索。
这对于一位操劳一生、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显然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
片刻过后,他鼓起勇气问道:“祖父,如果您什么都不做,局势会如何变化?”
李道彦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缓缓道:“陆沉这几天显然是在等我的决定,否则边军骑兵不会这么老实。定北军和飞羽军已经快要到达忻州南境了,七星军说不定早就潜藏在京城之内,若是连我都让陆沉失望,恐怕最后会是血流漂杵,江南富庶之地生灵涂炭,宛若人间炼狱。”
李公绪遽然惊醒。
他终于明白为何前天夜里祖父会突然下令,大批高手以雷霆之势出击,将李适之布置在锦麟县内外的眼线耳目一网打尽。
随后李道彦便带着他以及亲信随从赶来京城。
原来他的先生对于京城乱局早有准备,边军数万精骑早已瞒天过海渡江南下。
正如李道彦所言,倘若连他都默许和支持李适之胡作非为,那么陆沉就不会再忍耐,他必然会带着边军将士杀出一个朗朗乾坤。
李道彦怎会忍心看到那一幕?
即便陆沉没有明确的请求,他也必须做出决断。
车队缓缓停了下来,李道彦起身向外走去,李公绪连忙出手搀扶。
走出马车,高耸坚固的城墙就在眼前,李道彦随即抬头望去。
城墙之上,李朗高声道:“是老相爷!速速打开城门!”
底下的将士们更不会有丝毫犹豫,哪怕宫里早已下令不许任何人进出,但是李道彦不一样,他只是站在这里,所有禁军将士便没有阻止的勇气。
李道彦微微颔首,再度回到车内。
车轮滚滚向前。
老人的心思已经飞向皇宫,他甚至可以推测出此刻宫内的局势。
一如他的预料,端诚殿内剑拔弩张,气氛紧张至极。
被五花大绑的后宫女官金巧兰站在殿中央,在文武百官愤怒的逼视下,将她几年前就被陆沉收买、后续如何赢得大行皇帝的信任、又如何受陆沉指使谋害天子的事情一五一十如实道来。
“国贼当诛!”
“大逆之贼也!”
“狼子野心,卑劣无耻!”
“其心狠毒如斯,不杀何以谢天下!”
“杀之!”
转瞬之间,文武百官愤怒的吼声充盈殿内,宛如狂风骤雨一般将陆沉淹没。
宁皇后脸色苍白,紧紧地攥着李道明的手,仿佛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上。
直到此刻她仍然不相信陆沉会弑君谋逆,但是陆沉和李宗本的矛盾人尽皆知,这小半年的冲突并非虚假,今日又有这么多线索指向陆沉,尤其是金巧兰当众指控,毫无疑问是落下最后一颗钉子。
许太后缓缓站起身来,她冷眼望着三位国公,最后视线落在陆沉脸上。
陆沉仿佛心有所感,平静地抬起头,迎着这位监国太后的注视。
这镇定的神情让许太后的心情愈发怨毒,就在她准备让人拿下陆沉的时候,一位身披甲胄的武将急匆匆赶来,当众质问道:“秦国公,伱真要造反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愣住,殿内的喧嚣猛地平息。
李适之猛地转头看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