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晋末长剑 > 第五十三章 各怀心思

第五十三章 各怀心思(2/2)



    王简姬嫁给会稽王为正妃之事已然定下,诸般流程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少许细节未定,显然是不能反悔的。

    这在以往固然是好事,可在当下就非常棘手了,王遐也没心思操办这个,就是不知道会稽王怎么想的了。

    先拖一拖吧。王遐说道:国事要紧。待打退邵贼,再做计较。

    好。王述也不废话,顿了顿后,忍不住提醒道:叔父去了江乘,当小心行事。金城一时半会打不下来,禁军、北府互相指责。昨夜似乎又有数百人上岸,丞相已同意屯驻于广陵的舟师,协助苏峻会攻堂邑。梁人虽一时半会没法渡江,但并非易于之辈。让赵胤打就是了,叔父方勿自己顶上去。

    这都是自家人才说的大实话了。如果面对外人,王述就要顾左右而言他了。

    怀祖勿忧,我省得的。王遐叹道。

    二人说话间,王臻已带着母亲及弟弟妹妹们过来了,见得二人纷纷行礼。

    王述回了一礼,笑道:会稽山清水秀,端地是个好地方,去了该读书读书,该学女课学女课,勿要浪费光阴。

    是。王臻带看弟弟妹妹们一起行礼。

    王简姬看着兄长腰间的佩刀,不知怎地又想流眼泪,好悬才忍住了。

    片刻之后,王恪也过来与众人见礼。

    作为家中长子,他要陪父亲去怀德,编练兵马。

    日头渐渐升高,王宅慢慢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有少许几个老仆看大门罢了。

    王述静静站了许久,最后叹气离去。

    王家与大晋朝,何其相似也,都只不过在苟延残喘罢了。

    ******

    江风凛冽,舰船如梭。

    起伏不定的江面上,铺天盖地的舰船逆流而上,蔚为壮观。

    苏峻也来到了江边,瞭望着江上无边无际的舰队。

    数百里船舰盖江,吴地大族还是有钱有人。突然之间,苏峻感慨道。

    司空,吴人既防梁贼,也防着咱们呢。参军任让说道。

    苏峻已是三公,拥有开府特权,身边一群宾客、文吏摇身一变,成了广陵幕府僚佐,任让就是其中之一。

    苏峻当众说吴人,显然自外于江东了。

    不过这也不怪他。多少年了,晋廷都不太允许北方流民过江,偶尔开恩,也只是一小批。一是担心流民不好控制,二也是担心激化土客予盾,毕竟一开始流民可是开了过江的,并无阻拦,但随后酿成了许多事情,于是流民就过不了江了。

    江北流民的第二代甚至都长大了,可还是一副二等公民的样子,你让他们如何乐意?

    嫌隙是存在的,还不小。

    今上已落入王导和妇人摆布之中,嘿。苏峻背着手走来走去。

    不远处是整装待发的军土,已经由七千人急剧膨胀到了两方。

    很显然,苏峻拉丁入伍了。

    原本的七千人器械精良,建邺那边时常发放赏赐,训练有年,战斗力是不错的。

    新近征入部伍的就差许多了,广陵武库完全不够武装他们的,许多人还穿着干农活时的麻布衫,拎着一根木矛。

    别笑,这也是兵。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这种步兵才是常态。精心训练、装备精良的只是少数,尤其是王朝后期时,这种兵一征一大批,器械不全、技艺不会、心理素质奇差,全都是骑兵刷人头的对象。

    不过苏峻懒得管那么多。

    作为一个半独立军阀,扩充部伍是本能,七千人哪有两万人说出去那么威武今日两万人在旷野中列阵,却不是为了出征。

    任让等核心幕僚也知道苏峻还在观望,并没有与梁人大打出手的意思。

    派使者去洛阳。苏峻说道:听闻梁国太尉空悬已近两年,我就索要此职。另求扬州刺史一职,效辛晏故事,看邵勋够不够大方。

    武陵王呢?任让问道。

    先扣着。苏峻手抚刀柄,随意说道。

    任让会意,也十分欣喜,主公终于想通了!

    到了这个地步,他不会再死心塌地为晋廷卖命了,为自己及他们这些老部下谋取好处才是真的。

    邵勋能许诺辛晏任河州刺史,仍掌旧军,说明他是有可能允许降人督刺一方的。

    扬州可能比河州大一些、富裕一些,但讨价还价嘛,有什么不可以?

    乱世武人,还在乎这个?

    再遣人联络下长广,陈严的兵去江南了,尔等无需畏惧,谨守城寨即可,

    等我号令。苏峻吩咐完,道:今日操练军士,我亲自看着,你等卖力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