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群仍在湖边打转……它们本该向北方飞去的。”
“河狸的水坝一次又一次被冲垮,今年的水流比以往都要肆虐。”
“冬眠的棕熊提前醒来了,对着月亮嘶吼。”
“红杉古树群在传递异常的电信号,白蚁的信息素通道已经持续震颤了十个昼夜。”
“座头鲸接收到了地幔的震动,鲸歌记忆库中,类似波形对应的是上一次大灭绝期的火山爆发序列,它们疯了,在浅海中高歌,不顾一切地往沙滩上冲撞,一只又一只地搁浅在岸上。”
……
“渡鸦,渡鸦,你感觉到了吗?”
“嗯,感觉到了,磁场在变化,这是灾难的前兆。”
“什么样的灾难?”
“大洪水,淹没一切的大洪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持续四十天的暴雨会把一切都冲刷干净,乌云已经在汇聚,这是自然的调节,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浩劫。”
“我们可以飞到天上。”
“不行的,我们终究得落地,洪水会把一切都淹没,我们会找不到落脚之处,在空中耗尽所有力量。”
“那该怎么办?”
“浮木,找到一根坚硬的浮木,作为落脚点。”
“好,我现在就去找。”
“等等,它们好像也要来帮忙……”
……
“河狸,你去啃倒一百棵歌斐木,用尾巴拍打树干测试强度。”
“大象,你去把所有木头运来,只有你的象牙可以抬得动它们。”
“松鼠,你标记出所有的空心树,这些树要用来提供浮力。”
“蜘蛛,你们吐出丝,纠缠在一起,编成足够柔韧的缆绳。”
“野猪,你去收割藤蔓,让獾帮你在地下深处找到藤蔓的根系,将藤蔓完整地翻出来。”
“水牛,你去松树林里蹭下树脂,让它们粘在你的毛发上,带回来。”
“天鹅,我们需要你脱落的羽毛。”
“我们要造一艘船,一艘大船。”
……
“田鼠,你去把那些木头啃出凹槽,然后棕熊把它们拼接在一起,鹈鹕去含住松脂,待松脂化了,就浇到拼接的缝隙里,把它们全都黏住。”
“猿猴,你的手足够灵巧,你去给绳索打上结,把木头都捆在一起。”
“我们要储存足够的食物,让松鼠去把种子带来,蜜蜂用蜂蜡把种子包裹住,藏起来。”
“至于那些食肉者……让它们吃苔藓,那个大坑里有能够代替肉类的活性苔,苔肉里的藻类和微生物会满足它们的需求。”
“等船造好之后,我们就可以躲过大洪水了……”
……
“登船!登船!”
……
听着那些嘈杂的声音,黎洛这才明白,它们不是现在才发出的,而是“过去的声音”。
这些讯息在网络中回荡,就像是神经元上不断回荡的电信号一样,成为某种一直存在的“记忆”。
“这是,那些生物的共同记忆?”
“它们的记忆为什么会链接在一起?我又为什么能够感知到?”
黎洛心中满是困惑,她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触碰到了这段记忆,被带到了这奇怪的“链接状态”中。
“是我接触了什么东西吗?”
她仔细想了想,突然想到了一点。
“是那些菌尘?”
黎洛并不笨,很快就想明白了一切。
那些飘荡在空气中的菌尘,似乎就是形成这个“生物信息网络”的原因。
每个被菌丝感染的生物,都会被接入这个网络,思想与记忆在其中回荡,变成每个生物都能理解的讯息。
黎洛也对刚刚接收到的那些讯息感到震惊。
“那些动物,聚在一起,造了一艘船?”
“一艘没有诺亚的诺亚方舟?”
它们通过真菌的联通网络实现了不同物种间的交流,通力合作,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硬生生地造出了一艘“自救的船”,这艘船也帮助着它们从大洪水中逃脱。
如果不是亲自接触了这段记忆,黎洛怎么都不敢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所以,之前大门上的那幅画,并不是虚构的?真的有一艘没有人类的诺亚方舟?”
“可是,那幅画又是谁画的呢?”
如果那幅画是真的,为什么楼下又会出现不同的人类语言。
没有人类,依旧有巴别塔?
难道是这些动物汇聚在一起,想要建造一座巴别塔?
黎洛的思绪飞速地运转着,思考着各种可能。
“诺亚方舟把所有的物种汇聚在了一起,在大洪水过后,雨过天晴,动物们意识到了合作才是走向美好的出路,于是物种融合,妄图建造一座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但上帝又分离了这些动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