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可怕。
尤其是御史台那帮人,人都傻了,自家老大怎么就站出来了?这也太突然了。
于是他们看了看李二,李承乾的脸色,又看了看房玄龄,长孙无忌,萧瑀等人的脸色,都没什么变化。
尤其是萧瑀的脸色,这可是李恪未来老丈人一般的存在,他都没表态,那么就说明这里面有问题了。
御史台早就不是之前纯找茬的那一批人了,他可是魏征亲自挑选,李二亲自考校之后才进入御史台的。
一群聪明人见此情况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事儿是李二决定的。
甚至是李二都有参与的,所以平时怼人怼的特别开心的御史台众人一个个跟没听见一样杵在一旁。
而那些不知情的大臣们见此情景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见到这和谐到诡异的场景,纷纷闭口不言。
李二见此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但是点头的幅度很轻微,除了观察他的李承乾谁也没发现。
“爱卿说的是,这凌迟之刑确实残酷了一些,有违天和。
依爱卿之见,应如何处理?”
魏征听到这,人都麻了。
看向李二的目光都幽怨了起来:
“这事儿不应您亲自决定吗?怎么问到我头上了?”
李二接收到魏征的目光,不自然的撇过头,心虚的摸了摸鼻子,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事儿你来做最合理,哪有儿子立功不奖赏,还处罚的。”
李二的眼神亲近的人都读懂了,要不是这里是太极宫,是严肃的地方,他们都要笑出来了。
魏征见李二铁了不想接下去,只能无奈的说道
“臣认为,此刑罚虽残忍,但也会起到震慑作用。
而且蜀王殿下在灭高原三国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所以臣建议,等到蜀王殿下回长安后,训斥一番,再去大理寺反省一段时间,便可。
至于凌迟之刑,除叛逆之外不可用。”
李二对于魏征的处理结果还是很满的,眼中笑意一闪而过,但面上还是装作一副唉声叹气,想要求情却无法开口的神态。
最后在众人的瞩目下,几番犹豫下还是说道
“能不能不去大理寺?”
李二眼中那抹满意可没逃过魏征的眼睛。
听到李二的话,他坚定的摇摇头说道
“不行!”
见魏征坚持,李二也就坡下驴,重重的叹了口气。
“好吧,就依爱卿之言。”
李二话音一落,魏征第一个站出来高声喊道
“陛下英明。”
这一嗓子,将看戏的都惊醒了,连忙跟着魏征站出来齐声高呼
“陛下英明。”
于是李恪的惩罚解决了,但是其功绩却没有人再提。
大家都不是傻子,魏征和李二更不是,这两人都没提,他们再提,那不是拆台吗?
做完这个决定之后,李二看起来有些意兴阑珊起来。
挥了挥手说道
“好了,今日朕乏了,退朝吧。”
看起来真的像一个关爱自家孩子,担忧其回来受罚的好父亲。
众人见此也乐得配合李二,纷纷离开。
这一场早朝被突如其来的战报打破,又因为怎么处理李恪而匆匆结束。
在这场早朝中,李二,魏征包括很多人都很满意。
但是有个人不开心啊,那就是孙伏伽。
他作为大理寺卿,素来以刚正不阿闻名,现在塞进来一个进大理寺躲灾的,让他一个劲儿的挠头啊。
可能他是整个早朝唯一不开心的那个人了。
另一边,李承乾跟在李二身后,多次想要说什么,但都忍了下来。
直到来到了两仪殿,李二刚坐下,李承乾便说道
“父皇,三弟何至于此?”
李二并没有立刻回答李承乾,而是喝了口茶,随即笑着说道
“因为恪儿这功劳太大,即便是拉上了你皇爷爷,李靖,薛万彻,张士贵等人。
落在他身上的功劳还是太大,所以他才挑出这一处不算错处的错处。
就是为了剥掉自己身上的功劳,没见朕与魏征都没有再提恪儿身上的功劳吗?
这些功劳回自动的落到在高原上潜伏的人员身上,尤其是王玄策。
这一个可造之材,朕还想着将他交给唐俭来培养呢。
在大唐论纵横之术,没人比得上唐俭。”
李承乾听后沉思了片刻,这一切他如何不懂,但也不至于将自己弄到大理寺去啊!
“那去大理寺反应能不能免去,去宗正寺也好啊!”
李二摇摇头,依旧拒绝道
“不行,这是最合适的处罚,也是让恪儿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