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时候书院的学子正好在早读,皇帝背着手,挨个教室的巡视。
时不时的弯腰,时不时的踮脚。
琉璃技术虽然现在还在进步,但依旧没有做出来完全纯色透光的玻璃。
颜白依旧在无比的期待着。
量产的琉璃更是如此。
匠人能做到最好的状态是......
一块琉璃上,有些地方透光度不错,从里面能清晰的看到外面。
但有些地方就不行了。
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
有时候太阳光透过琉璃还能在教室的地面上留下一道彩虹。
所以,皇帝要时不时的弯腰,时不时的踮脚。
哪怕如今的纯度依旧不高。
但自从安装上琉璃窗户后,依旧受到了书院学子和先生的一致好评。
先生们终于不用每日手动装卸窗户来采光通风了。
先前的书院就是这样的,一到刮风下雨就要停课。
开窗风雨进来,不开窗教室根本上不了课。
在琉璃没出来之前书院还用了油纸来糊窗。
好是好,但缺点是容易破损。
尤其是炎热的夏日过后,被晒的焦黄的窗户纸用手轻轻一碰就会裂开。
这样的窗户也怕刮风下雨。
一年要换两次。
除此之外,还得防止那些土蜂,专门在窗户上打洞的土蜂。
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最后都是需要钱。
(pS:《唐宋白孔六帖》里记载:“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其甚明”。)
关键的是太费油。
书院窗户多,一间教室有四个窗户,一年换两次。
少说也得数十斤油水耗损在这里面。
不要说学富人家用的绢、布糊窗。
那是富人用的。
穷人家要么是手动装卸的木板当窗户。
要么就是用草席挂在窗户上方用木棍支起。
琉璃就很好,透明白净,质地坚韧,经久耐用。
虽美中稍显不足,但再也不怕刮风下雨的日子了。
每次那些当官员的学子回到书院就会冲着先生抱怨。
说自己求学时什么好事都没有赶上,一走好事就来了。
李二满意的巡视完低年级学子,对于书院的安排他是很满意的。
每一次来,都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变化。
说明书院依旧在进步,依旧在向前。
“墨色中午吃啥?”
“陛下,河里的小鱼正是肥美的时候,要不要吃个山葱炒小鱼,去年皇后住在仙游的时候称赞是少有的美味。”
李二不着痕迹的舔了舔嘴唇:
“好,就听你的!”
皇帝想吃鱼,想吃的还是河里面的小鱼,作为臣子的颜白哪有不满足的道理。
直接派人堵住了上游的闸口。
庄子前河道里面的水肉眼可见的减少了。
大肥拎着匠人们打铁用的大锤。
颜白带着孩子们,挽着裤脚开始下水摸鱼。
大肥用大锤猛砸石头,然后孩子们笑着把石头挪开。
被震晕的鱼就飘了起来。
一群人嘻嘻哈哈沿着河道走远。
在颜白的身后,出了门的鸭子大鹅见了快没水的河道,发出嘎嘎嘎的大笑声……
一顿简单的饭食,李二比平日在宫里多添了一碗米饭。
因为不能饮酒,李二和大兄两人喝了一壶米酒。
酒足饭饱之后李二准备去看看李元婴建造的滕王阁。
这时候就是颜白作陪。
去的时候工匠们已经都去休息了。
这大中午的天正热,没有人会在这时候干活。
李元婴是一个会享受的人,大中午的他会躲在一个地方休息。
如果没有意外,他此刻应该在地窖里面午休。
如果今日皇帝不来的话,颜白也打算去地窖。
地窖里凉快,大热天盖被子的那种舒适感是无法形容的。
上了顶楼,李二出了一身汗,扶着围栏吹着燥热的风。
“兵部公文你都看了?”
“看了!”
李二点了点头:“说说薛延陀的事情,说说这个原先突厥附庸,臣服我大唐,又出尔反尔的家伙!”
“不知陛下要听什么?”
李二扭头看着颜白:“就说说他们为什么要如此?”
“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
听着这不假思索的话,李二再次扭头:
“确定?来,说说你的意见!”
“回陛下,薛延陀作为一个从突厥分化出来的游牧民族,其部族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对草原资源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