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 第72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724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2)

    “啥邪乎事…”

    “我二哥家,生了六个孩子了,四个丫头,两个小子,丫头们挺活泼伶俐的,两个小子,大的八岁了,傻的啥都不懂,走路也不灵便,小的三岁了,还不会走路,”

    “得让找半仙看看,”

    “看过了,”

    “说啥,”

    “说我家祖坟位置不好,得挪挪祖坟,我的儿子,可活泼的很,”

    …

    胡湘听着食客们的谈聊。

    这是不是和染色体有关系,男为xY,女为xx,生男为显性,女为隐性。

    现在医学还是很落后。

    不过现在已经把放大镜,进一步升级做成了显微镜,已经用于医学研究了。

    大名成立了医馆,李杲棺长,这个李杲医术精湛,还自创立了脾胃论。

    这医学研究,不需要官府往里面投钱,因为大名医馆挣钱,犹如秋风扫落叶,暴利中的暴利。

    武安,大名的富人,那家每年不往医馆扔个二三百块,因此医馆伙计们收入普遍高,而且活还轻,因此很多人都想从事这个行业。

    胡湘一直要求,降低草药的价格,不能让穷人有病了扛着。

    但医馆说购买草药价格贵,无法降价。

    胡湘建议户部在一些州县专门种植药材。

    北方祁州那个地方,有很多野生的草药,什么祁菊花、祁山药、祁紫菀、祁沙参、祁薏米、祁芥穗、祁白芷和祁花粉等。

    得专业化种植,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而且草药必须专业化种植,还得有加工技术,不然得到是草,不是药。

    (祁州,后世的县级市安国,属于河北保定市管辖。)

    胡湘还要求李杲,培养了一批女大夫,代替以前的接生婆。

    未来每个州县都得有医馆,大夫不低于十人。

    胡湘的两名护卫,把点的肉串都吃完了,别的食客都是谈聊不停,吃肉时候是用嘴滤肉,就胡湘这桌,默不作声,那护卫只能一串一串的真撸了。

    店里走了一两桌客人,又来了新顾客。

    “特娘的,我算是倒了血霉了,”

    “咋得了,兄弟,”

    “我爹爹中风了,下身瘫了,不知道伺候到啥猴年马月,我家就我一个,也不能轮流伺候,”

    “兄弟,手头紧时,言语声,”

    “谢兄弟了,衙门告一天假,扣一天钱,扣钱我认了,但每次告假,头儿就绷着脸,有时候说我偷奸耍滑,”

    “现在当官的,心都特么狠着呢,看不到你闲着,”

    “嗯,当官的巴结上面,可不得压榨我们,我们受苦受累,功劳都特娘的是当官的,”

    胡湘听着他们的吐糟。

    这些人应该是最底层的小史。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社会就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

    这个时代说的中风,其实就是后世的脑卒,脑溢血类。

    春秋时期的《黄帝内经》,对这类病有最早的记载,东汉时期一代名医张仲景还研发一些方子治疗中风,如桂枝勺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大方剂。

    说明一下,东汉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医书。

    胡湘的父母,为了不得病,目前经常喝处方药预防,不过,不是谁都有胡湘的父母那种尊贵的条件的。

    “现在不打仗,这世道还好点,要是打仗,我们这些小吏,都得脱层皮,”

    “各位爷,你们还抱怨,我们这些小商小贩,才苦呢!哪天不熬夜,街面的差役就没有完的时候,”

    …

    胡湘离开了烧烤店。

    护卫对胡湘说,官府应该制定律法,说怪话,发牢骚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投进大狱修理一下。

    “人要有发牢骚的自由!”

    胡湘对他们说道。

    现在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很低下,

    并不是有了电灯,蒸汽火车,电报,百姓生活就富裕了,其实没有改变多少。

    生活提高首先是吃饱饭,人均粮食的提高。

    其实即便社会物质富裕了,底层人的生活,也还是相对困苦的。

    胡湘到了一处巡逻亭子附近。

    让马车停住,对护卫说,要慰问一下巡逻的衙役。

    护卫于是下车,到亭子敲门去。

    等胡湘进去后。

    三个衙役笔直站着,还有辅役男丁。

    “三公子,我们错了,”一个衙役小声说道。

    护卫敲门时候,听到里面在玩牌。

    胡湘看着三个十八岁左右小伙子,他们正是精力旺盛,爱玩的年纪。

    “偶尔玩玩可以,不要赌钱,”

    胡湘坐在火炉边,看到火门是封着的。

    “火门为何不开大,碳不够烧吗?”

    “够…够,我们穿的也厚,不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