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王说道:“但说无妨,我恕你无罪。”
“寇殄打探到我们在京城之中拷掠,而且也没有派兵将打下的地盘好好管理,况且在赈济灾民时远没有从前那么彻底。故而,”薛雨相说道,“他把我们仍然视为流寇,觉得我们难成大事。可是,他也一时不敢与我们翻脸,所以他也没有给宗真皇帝发丧和发出勤王的号令,还是在等待。”
大天王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不满,把他的义军称为“流寇”是朝廷一直的叫法,最近一段时间陈天录也隐隐的有这样的劝谏,让大天王抛弃流寇做法,派人管理州县,赈济百姓以获得民心。但是,如今他已经得了天下,怎么还这么着急管理那些不重要的州县,至于赈济百姓,虽然还远没有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这也是不久的事情了,百姓怎么就不能理解而稍微等待一下呢。
陈天录看大天王没有说话,于是站起来对着大天王磕了一个头说道:“大天王陛下,寇殄屯兵东关,是我们一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不能迅速解决,遗患无穷。虽说他手里只有几万人,但是都是精兵,我们现在与之交战,即使能够取胜也将是惨胜。更何况东虏蠢蠢欲动之时,如果我们惨胜之后遇到东虏南下侵犯,则不足以与之再战了。为今之计,是要竭尽全力劝降东关的寇殄,以及他手下的几万人马,只有这样才能稳固边关。”
“知道了。此事再议。红浅,我现在有一个想法。”大天王有点不满的说道。
索红浅立刻就想到大天王的想法了,于是说道:“如果要进兵东关,那就要耽误登基大典,请陛下三思。”
大天王停了一下说道:“据你说,登极大典的吉日在下月也有,耽误一些时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寇殄占据东关迟迟不来投降,是一个心腹大患。我们现在有五六万精锐的得胜之师,正是剿灭寇殄之时。我想立刻进兵,到了东关之下先好言劝降,如果他抗拒,正好就消灭了。你们几位以为此事如何?”
风雪帅立刻说道:“我同意。小小的寇殄不是我大军的对手,咱们这就去先把他彻底打败了,然后回来在消消停停的举行登基大典也行。稍迟几日也没什么。”
索红浅知道大天王心意已定,于是说道:“东征时带上寇殄的父母家人,还要带上俘获的真宗皇帝的两个儿子,这样更有保证。”
“那就这样定了。”大天王说道,“传旨下去,登基大典等我们东征回来在举行,留苍狼的一万人守住京城,其余的都随我出征。”
薛雨相和陈天录同时说道:“陛下不可。”
“嗯?”大天王问道。
陈天录说道:“东征寇殄只需一员大将即可,陛下何必冒险东征,如大事不济,则损失太大。”
大天王有点不耐烦的说道:“十几年来,我义军看到我们的旗帜无不奋勇当先,这才有了虽败犹有可为之时。东征也不是什么凶险之事,只要我的旗帜向前,我的儿郎们一定还是奋勇向前!我料半月之内就可以打败寇殄回来,红浅在这里镇守住京城,再派人向蓟县传令,让他们密切注意东虏的情况,防范他们南下。”
风雪帅站起说道:“我这就派人向蓟县下令,同时传令各军准备,明晚就可以启程东征。”
大天王点头说道:“雨相和天录都跟着我。”
待大家都散去之后,大天王的心情有点郁闷,虽说他对讨伐寇殄很有把握,但是这信心却没有一年来顺利进军这样强烈。尤其是薛雨相和陈天录刚才的言语,让他心里很不舒服,虽然进了京城后,大天王的义军做的有点过分,那也是人之常情,仗打的如此顺利,难免有骄纵出现。可是,如今大局已定了,还怕什么呢?只要登基之后,首先传檄江南各地,稳定了局势,再回头好好的收拾那些攻下的地盘,何愁天下不是顺义朝的呢?
他传宫女进来,先让御厨进膳。吃了几口却毫无滋味可言,于是起驾前往赵贵妃那里。赵贵妃也发现大天王的神色有点不定,于是跪下磕头后说道:“陛下,近日来你操心国事,精神疲乏,先休息一下吧。”
大天王点点头躺在了舒适的御榻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之中,隐隐的飘来一片乌云笼罩在他的心头。
《不再爱》、《唱你的那首歌》和《无题杂记》等\/\/说过的\/\/不再爱\/\/不再去承受一切\/\/那年秋天的故事\/\/留下一叶金黄的回忆\/\/那段冬日的往昔\/\/刻骨铭心的印在心里\/\/说过的\/\/不再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