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支柱计划 > 第 391 章 风哨

第 391 章 风哨(1/2)

    远洋舰队,科研船。

    许晨的手指紧紧扣住天文望远镜的调焦旋钮,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稍微清醒了一些。

    他透过望台架设的天文望远镜将视线投向天空,却不是看向繁星。

    他已经维持这个姿态很久了,为的就是想要亲眼目睹那个庞大的大气生物。

    云层厚重得像是凝固的铅块,堆积成一座座巨大的山峰,仿佛要将整支舰队压垮,而在那云层的深处,有什么东西正在缓缓蠕动。

    那是一块巨大的、苍白的、半透明的组织,像是某种水生生物的皮肤或者是某种肉类腐败之后液化的液体,盘踞在天空深处。

    它的表面布满了细微的纹路,像是血管,又像是树叶背后的脉络,边缘与云层融为一体,仿佛它本身就是云的一部分。

    许晨的呼吸有些急促,因为这堆浓厚的积雨云最下方距离海平面仅有1000米的高度,这在海洋上的表现就像是整个天空即将与大海合拢,他们的舰队夹在其中。

    那庞大的,自然的伟力,人类引以为傲的舰队在自然面前跟蝼蚁并无差别。

    然而,就在这个云层中,却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这尊庞然大物庞大到了许晨都难以想象的地步。

    因为他也只能看到它的一小部分,像是冰山的一角,这个大气生物的主体则隐藏在无尽的云层深处。

    每一次它的蠕动,都会引起云层的剧烈翻涌,似乎整个大气环境都在为它的活动而颤抖。

    “除了风哨,它是另外一个极端……它的大小远超阿米瑞肯发现的蜜环菌,因此这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生物,没有之一。

    我们一直以来以为地球上受限于重力与氧气含量,不可能诞生巨型生物,但现在看来,这个结论或许有点武断……

    这两天,我们没有停止过对其进行详细观察,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个更为惊人的事实……

    这个大气生物正在以每天50~100米的速度进行生长,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家伙最后究竟能变得多大……

    为此我建议,我们必须得搞些什么,不然的话,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旁边王教授急迫的对齐院士谈论这几天的发现,他时不时为齐院士展示自己手记上的记录还有笔记本上的照片,其详细程度,就连齐院士也叹为观止。

    王教授迅速的说完了他的重要发现,他说的口干舌燥。

    齐院士翻阅完整个手记,而后将其交给了他背后的一大群生物学家传阅。

    王教授详细的一手目击资料能够大大加速科研团队乃至整个人类对巨型大气生物的研究,属于是极其宝贵的资料。

    他背后的生物学家团聚在一起,伸长了脖子来看那本来之不易的手记,齐院士反而扭头看着王教授。

    “王教授,这个大气生物有名字么?”

    王教授明显一呆:“名字?这玩意儿哪儿来的名字,我们甚至连它的生物学分类都还没搞定。”

    “不是学名,这个大气生物需要有一个俗称,你作为第一发现者,应该可以给它一个名字。”

    第一发现者通常有权为未知生物提出一个初步的中文名称,不过这需要第一发现者对新物种进行详细的科学描述,包括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范围等。

    一个物种的命名权算是对第一发现者的奖赏。

    不过这也并非结束,发现者需在正式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描述新物种并提出中文名称,论文发表后,中文名称需要经过科学界的讨论和认可。

    不过一般的生物大多人畜无害,再怎么也只是动物而已,但这一次天空上天的动物有点不一样,它需要特殊对待。

    王教授沉默着抬头看向天空,那搅动风云的巨物依旧在云层中缓缓蠕动。

    他随即剧烈的摇摇头:“这家伙与之前所有的生物都不一样,我坚决不承认这东西是地球上应该出现的东西,因此,它不配拥有名字。”

    许晨在一旁默默点头。

    有一些科学家总会在奇奇怪怪的地方较真,不过这一次许晨倒是可以猜到一点他的想法。

    这家伙可不像是平常动物一样可以放在动物园中,因此对待这个玩意儿,需要更为小心谨慎。

    齐院士没有反驳,他一直都拥有着军人和顶端科研学者的镇静与理智:“为了研究,它还是有一个必要的称呼。”

    “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多学者,应该有生物协会的人吧?让他们来制定这个大气生物的名字,或者干脆大家都提议一个名字,然后投票表决。”王教授提议。

    齐院士略一思索,点头:“这里没有生物协会的人,不过另一个办法可行。”

    说完,他看向许晨:“深潜者这个种族的命名就出自你的口中,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现在看来这个名字确实无比合适它们,你的直觉确实非同一般,你觉得这个大气生物应该叫什么?”

    许晨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菜虚鲲?”

    而后他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