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第504章 不死不休

第504章 不死不休(2/3)

风压几乎能能把普通士卒逼退!

    纪灵和太史慈之间的对决异常激烈,他们都全力以赴,不留余地。战到五十回合时,纪灵忽然一个翻身,连消带打躲过太史慈的攻击,然后迅速反击。他的三尖两刃刀如同闪电般劈向太史慈的胸口,太史慈勉力躲开,但还是被划出了一道深深的伤口!

    太史慈怒火中烧,他同时把左手大戟掷出!纪灵出招未回招,也万万没想到太史慈受伤后还能还击,因此没留神这以如闪电般掷出的大戟,自己的胸口也被大戟刺中!

    纪灵感觉到剧痛传来,但他没有退缩,他忍痛拔出胸口的大戟。而这时太史慈也已经快速逼近,任凭胸口一道一尺多长的骇人伤口还在飙血!

    二人此时已经都杀红眼了,都是只攻不守,二人大声嘶吼着挥出致命一击也是最后一击!

    纪灵横栏大刀使出横扫千军,宽大的三尖两刃刀,刀刃部分完全劈入太史慈的肋部!刀刃一直砍到临近胸口的位置!

    而纪灵本人也遭受到致命伤,太史慈双手紧握大戟,从上而下的向下猛刺大戟,这招名字虽然好听叫做“玉兔捣药”,然而却是极其凶险霸道的一招,半路虽然纪灵也用单手去接戟枝处想延缓这一击的威力,奈何太史慈的力气太大,纪灵的单手骨折,大戟连手带颈部一通刺穿!

    刺中之时,太史慈浑然不觉胸肋部的致命伤,还在死死往下压大戟,这支大戟索性戟枝部分全部插进了纪灵的颈部,后者焉有命在?!

    纪灵当场立刻毙命,双膝跪倒,脑袋耷拉了下来,失去了生机。

    而太史慈则依旧站着,三尖两刃刀赫然劈在他的胸肋出,十分骇人,他颤颤巍巍的转身面相东吴方向,大喝一声:“伯符,吾来与你相见了!”

    随后他小山似得身体也颓然倒下,好像一棵大树倒下了!

    纪灵与太史慈二人同归于尽,让袁尚和孙权都是心情沉重!没想到武将厮杀的第一战竟然就战得如此惨烈,两位将领战斗到不死不休!

    最后时刻袁尚也顾不上鸣金收兵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纪灵用战死的方式回报自己的救命之恩。

    孙权也没想到太史慈对孙策的忠诚让他在处于劣势的交战中,硬生生与对手以双双战死的方式战平!

    纪灵和太史慈都是可敬的战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和无与伦比的勇气。他们之间的对决不仅是一场生死搏杀,更是一场尊重与信念的较量。两人彼此之间有着各自的使命和信念,却也有着对彼此无法言喻的尊重。

    这一刻,战场上静谧无声,只有风吹过战场发出沙沙声。两军士兵们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幕,泪水在他们眼中闪烁。纪灵和太史慈同归于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一段永恒的传奇。他们用生命扞卫了信念,用牺牲铸就了英雄。他们的战斗让人感动肺腑,两军将士都是深受感染!无论立场怎样,两位战死的将领都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双方各自把二人的尸体撤回,妥善安葬去了。但是战争还在继续!

    袁尚和孙权此时都顾不上悲伤,而是计算各自的得失。

    袁尚这边虽然爱惜纪灵之才,但是纪灵并非核心战将,也并非绝对战力,用他拼掉太史慈倒是不亏,天下其他诸侯都不为足惧,所以消耗孙权的人才也不是不行。何况战场之上,生死有命,武将厮杀就是这么惊心动魄的!再者自己曾经救下纪灵和万余淮南士卒,纪灵以死报恩也是合情合理。

    孙权则不然,损失太史慈是他巨大的损失。因为太史慈是江东的核心和头牌战力!更是江东骑兵的统帅,他一死,这个位置空缺,谁人能替代?周瑜用智谋不能打,凌统太年轻不能服众,程普黄盖都太老迈,韩当周泰又武艺不及,吕蒙早夭,关羽张飞又都是客卿,吕布更不用说了。

    袁尚最后没有鸣金收兵,也是有这一层的考虑,用纪灵的命换太史慈,赚了!

    孙权知道自己吃了暗亏,表面上各自战死一员猛将,但实际上是东吴吃了亏。袁尚这田忌赛马算是用中等马换掉了对方的上等马!

    权谋者,算计一切!包括自己武将,军队,乃至至亲之人的生死都算计在内,都在计谋之中。不然为何历史上为何那么多派亲儿子当质子,派亲女儿去和亲的事情?

    孙权亏了一阵,于是心中焦急,想马上讨回便宜来!他先是用犀利的眼神按住想为太史慈出头的凌统,后来又对客卿身份的张飞说道:“翼德将军,敌军将领悍不畏死,我怕军心浮动,想请翼德为我稳住局面!”

    张飞此时傲然说道:“刚刚战死的两位将领都是好样的!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战死沙场!只是俺觉得袁军将领不过尔尔,我取他们的性命如同探囊取物!吴候且看我为我家二哥报那一箭仇!”

    张飞说罢催动胯下大黑马“绝影”,手持丈八蛇矛冲到军前!绝影和爪黄飞电都本是曹操之宝马,但曹操被孙权围剿杀死后,两匹宝马落入孙权之手。绝影被他送给张飞,爪黄飞电被他送与凌统。

    张飞来到两军阵前,身躯高大威猛,肩膀宽得好似与身高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