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其实把诸葛瑾给凌统审讯就是卖凌统一个人情的,让凌统对自己感恩戴德的。
诸葛瑾既然已死,自然再无和谈之事,孙权也严加把控后方,严禁一切劝说联姻之事,尤其对吴国太内府之中,采取消息屏蔽,专门让张昭张纮控制好女眷的传闻消息。
袁尚不出两日便得知了诸葛瑾的死讯,派遣诸葛瑾去做奸细、搞和谈的确还是太理想化了,最终没有骗过东吴智囊团,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忽然有一刻,袁尚意识到自己似乎被人算计了,着了道!
算计他的并非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谋士司马懿!
司马懿向自己提出“边打边谈”、“以和助战”的思路,这个思路很容易就会让袁尚想启用被俘虏的诸葛瑾去赌一把能不能骗过东吴的谋士们!
而如此一来,诸葛瑾就要冒着性命危险去做“无间道”,其实是所谓的“死间”。十有八九会被拆穿,之后死在孙权之手。
况且诸葛瑾对于袁尚是可有可无之人,所以袁尚肯定舍得用诸葛瑾去赌一把,赌输了无非也就是损失了一个投降的谋士,何况实力也不咋滴。
袁尚意识到,这其实是司马懿用所谓的进谏计策,引导、引诱自己去牺牲诸葛瑾去做奸细。这样司马懿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自己的心头大患!
只怕司马懿早就打听到诸葛瑾当日去过卧龙岗,而司马懿在山岗下的雪地上回头望向卧龙岗时,也记住了诸葛瑾的容貌。如今诸葛瑾被俘虏,虽然袁尚对诸葛亮之死没有表露出任何怀疑,但是诸葛瑾作为这件事的最重要的证人,他只要存活,始终都是对司马懿的一种威胁!
而诸葛瑾被俘虏后,押送到袁尚军中,一直是周仓和亲兵卫队看管,司马懿没机会搞暗杀,而且暗杀的风险太大,若被袁尚知道反倒会引起这位心思缜密的主公的无端怀疑。所以最好除掉诸葛瑾的方式就是借刀杀人和公报私仇!
司马懿的一条谏言,就让诸葛瑾送了性命。
袁尚如同原史中,中了反间计的曹操一般,后知后觉,诸葛瑾死后才醒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