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孙权在考虑如何挽回当下的局面,让周瑜等旧派党人重新听从自己的号令!以对抗强大的袁尚!
孙权这时候想到了一个人——被他贬谪的鲁肃!
鲁肃被贬谪后回到庐江,郁郁寡欢,虽然周瑜有书信寄来,表示他要找孙权理论,给鲁肃官复原职,但是被鲁肃给拒绝了。如今鲁肃就在家中赋闲,每日饮茶种菜,过着田园生活。
孙权知道鲁肃和周瑜关系匪浅,想让周瑜再次听话,可以从鲁肃着手,只要说动了鲁肃,自然可以通过他来劝说周瑜不计前嫌,继续效忠孙权。
于是孙权专门从建业来在了庐江,登门拜访鲁肃。
怎奈鲁肃还在气头上,心里不痛快,面对孙权的登门拜访,鲁肃直接给了闭门羹,关门谢客。
孙权心中恼火,却无可奈何,还指望鲁肃帮他劝说周瑜听从号令呢。
孙权这时想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梗,于是开始惺惺作态的三次拜访鲁肃。后面两次还隔着院门对里面的人喊对鲁肃的思念和有心悔改。
鲁肃也是有雄心壮志之人,原本就曾经资助年轻时代的周瑜,可以说是散尽家财。他本来是看准了孙权是个成大事之人,因此尽心辅佐,尤其在外交方面可以说是不辞劳苦。但是近期孙权的作为让他大失所望。
然而经过孙权几次三番的拜访,鲁肃还是心软了,并且他也不希望江东的基业就此倾颓,因此还是开门迎接了孙权。
孙权这时不再是当初在汝南军营中那般的强悍和霸道了,也会好言好语的和鲁肃说话了。
孙权恳求鲁肃再次出山,出面去劝说周瑜一同协防袁军。
鲁肃听了前方的军情,顿感局势之危急,因此也不再卖关子,摆架子,决定为孙权出面。
孙权大喜,于是鲁肃当日即带着孙权的文书去江夏见周瑜。
周瑜见到鲁肃后,二人是唏嘘不已,相互搀扶进入军帐之中,彻夜长谈。二人谈论许久,从淮南战事,到传闻的倭寇入侵,核心的还是江东局势。
周瑜认为当下江东会战败就是因为孙权轻信外人,对江东旧派势力的边缘化导致的,尤其是对吕布,庞统这些外来客的过度推崇,导致了淮南之败。
周瑜最不满的倒不是对吕布的背叛,他认为,吕布声名狼藉,不背叛孙权才是奇怪的事情呢。但是作为孙权当前谋主的庞统,竟然给孙权献计用大乔和孙尚香二女去换取吕布的忠诚,简直无异于与虎谋皮!而且庞统的计策把大乔背后的已故的孙策都给侮辱了,这是让周瑜这位孙策结义兄弟最不能容忍的。
周瑜当即与鲁肃商讨,可以继续服从孙权的调遣,对抗袁尚,但是孙权必须要做到“亲忠臣,远奸佞”!
小乔对大乔之死是怀恨在心的,她曾家书数次对周瑜表达对姐姐枉死的悲痛和怨恨!这股枕边风也让周瑜心中对大乔之死耿耿于怀!毕竟裙带关系相互联系,动大乔就是动周瑜!
庞统敢算计大乔,就是对着周瑜开战!
周瑜让鲁肃传信给孙权,江西旧派将士们永远忠诚于孙氏,但是目前小人当道,政令不通,孙权需要肃清身边的奸佞之人!意思很明确,除非把庞统杀掉,不然江夏将士皆不听命孙权!
鲁肃还加了一条,孙权必须加封周瑜为大都督,总领军事,因为之前孙权自己独掌军权的时候,作战胜少败多!要真的想同袁尚对抗,必须依靠周瑜之智慧。
再者周瑜提醒和告知孙权,应该在江东沿海布置军力乃至组织民兵,时刻严防倭寇进犯,毕竟盐城受到侵略,江东也有危险。
可是周瑜哪里知道,那些跨海而来的倭寇就是他家主公孙权引来的!若不是孙权在穿越之初就把东吴造船技术传回东瀛,以东瀛倭人之智慧,想建造如此大船如同白日做梦。
鲁肃和周瑜深谈过后,又见了旧派诸将,众将皆是以周瑜马首是瞻。
带着旧派人士的态度,鲁肃从江西回到建业拜见孙权。
孙权间鲁肃回来,心中大喜,专门设宴宴请鲁肃,还专门找来庞统来陪伴。
鲁肃见到孙权还好,但是看到庞统那个丑鬼,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初他出主意,结果害死了虞翻的事情还历历在目!
鲁肃在宴会上,直截了当的对孙权提出江东旧派的态度和重新服从孙权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孙权斩杀庞统!清除身边奸佞!
庞统闻言后一口酒喷了出来,他本就丑陋的面容变得更加扭曲,让人看上去哭笑不得。
他愤而站起,指着鲁肃骂道:“我和主公好心宴请你,主公更是把拉拢江夏将士的重任交给你,但是你却借机对我发难,莫不是你妒忌我之贤能,想取而代之?!
主公之英明,岂会受你之挑唆?鲁子敬,世人皆说你是仁善之人,不想都是错看你!没想到你竟然是挑拨离间之人!”
鲁肃当即斥责庞统,说他给孙权出的计谋都是损害江东利益,侮辱江东先人为代价的祸国殃民的鄙陋之策!如今江东之败和不利局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