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 第525章 倭寇攻城

第525章 倭寇攻城(2/3)

府库、军械库。随后他就大怒,一直抱怨“箭矢太少!粮草太少!城防简陋!”

    要知道这里可是许昌,曹操过去的老巢,饿死骆驼比马大,城防还是极好的。但是在审配眼里仍旧是漏洞百出!

    审配紧急调动城中官员进行箭矢制造和补充,八千士兵加紧训练,发动世家大族,提供民兵和力夫,为城头搬运滚木擂石和水罐。他的侄子审荣也是积极行动,配合自己的叔父,日夜进行防守筹备工作。

    许昌城中原有的官员,则有一些人反对和讨厌审配如此兴师动众的进行守备工作,他们认为前方战事顺利,何来的敌人?何况之前许昌的守备就很严密,毕竟是帝都!

    审配也是狠人物,面对这些偷懒和反对的声音,他毅然决然的予以反击,他罢免和治罪了一些官员,其中不乏世家大族之人,但是审配顶住压力,统统按照战时军法从事。这一方面,袁尚也是大力支持的!

    袁尚从穿越之初,就深深的敬佩审配、田丰、沮授三人的人品与为人!可惜沮授顽固,倾向了袁谭,袁尚不得不杀之。而袁尚向来对审配田丰二人信任有加,甚至在贾诩和司马懿之上!这二人从来都有袁尚先斩后奏处理官员的特权,袁尚认为,只要田丰和审配认为不好的官员,一定就有大问题,杀掉或者罢免一定不会冤枉他们!

    所以审配在许昌的所作所为,都得到了袁尚的支持,每每有邸报传到袁尚那边,他都给审配撑腰,并且经常发邸报赞扬审配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有了袁尚的支持,审配做事爱谁谁,许昌的城防他就要进行整顿和提升!

    好在有这么认真负责的官员,许昌才得以在倭寇的偷袭中暂时屹立不倒!

    倭寇偷袭的时间是在夜晚。这伙倭寇是靠打家劫舍来到的许昌,压根没有补给线,而且不乏出现吃人的恶行。总之倭寇为了军事目的,完全没有任何的道德底线!

    但也正因如此,倭寇的行军速度很快,而且避免了与徐州守军的交战!

    因为消息被倭寇封锁,还有孙权的派来的向导和绘制的地图,倭寇处心积虑的要攻下许昌!

    许昌的战略意义和象征意义都是巨大的,首先袁尚后方被偷袭,粮草和物资补给被切断,大军处于危险之境。此外,倭寇还可以同吴军南北夹击袁军。

    倭寇偷袭许昌,两万五千人夜间攻城。好在审荣有例行夜间巡视的习惯。

    审荣站在城头上,凝视着远处的黑暗,他总感觉有些异样,似乎有些黑暗中的涌动!而且似乎有隐约的脚步声!

    审荣不敢怠慢,他在城头命令侦查兵,用火矢射向远处可疑之处!

    随后,十几枚火光在从城上射向黑暗,照亮了许昌城前方!

    这一照亮不要紧,审荣立刻汗毛都竖起来了!

    许昌城下此时正趴着两三万大军,如同野兽般的蠢蠢欲动!若是审荣有半点迟疑,刚刚没有下令射火矢侦查,那么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审荣迅速下令鸣金示警,城内的守军们被惊醒,纷纷涌向城墙。审荣紧张地观察着城外的情况,随着火箭的照明,他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军队正在急迫地靠近城墙。

    倭寇方面在没有被发现前,自然是潜行,尽量不发出任何的声响,因此行动也是较为缓慢。但是当许昌城上发现他们后,他们便不再伪装,原形毕露,在倭寇将领的指挥下,穷凶极恶的杀向许昌城!

    倭寇们喊着他们的语言,嘴里叽里咕噜的叫骂着开始攻城!

    审荣此时是分不清这支军队是隶属于哪个势力的军队,不知道是孙权还是谁家的,但是总感觉同任何一支诸侯的军队都不同。

    现在也顾不得这么许多,总之不管是哪支军队,都要把他们击退!

    袁军守军不断的涌上城池,虽然从睡梦中醒来,但是因为平日里审配治军严格,因此依旧十分稳健。袁军守军有条不紊的组织着战斗准备,审配平日的筹备此时派上用场,长弓,箭矢,就在城头库中,城上有现成的滚木擂石,随时进行进攻,火油火罐也在阴凉避箭之处安放,随时取用!

    刀枪盾牌等器械也都随着将士们随身携带!所以当倭寇开始竖立云梯攻城时,袁军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始反击了!当真是速度快得出奇!

    倭寇凶猛而残暴,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城墙发起冲击,数十支云梯被很快的架了起来,倭寇们沿着云梯迅速的攀爬!手中都拿着十分特殊的武器,造型奇怪的长刀。

    倭寇凶猛,但是身材普遍较为矮小,所以爬云梯速度非常快!战斗时目标也比较小,不太容易被箭矢击中。

    但守军们坚定不移地守卫着城池。审配也身先士卒来在了城头,与侄子审荣一同指挥作战!好在袁军箭矢充沛,审配最近募集了很多的箭矢,如今全部派上了用场。密密麻麻的箭矢疯狂的倾斜到倭寇头上。

    一些倭寇仗着速度优势登上了城头,但是身材矮小的劣势也展现了出来,从力量上,倭寇是吃亏的,很多时候登上城头被袁军一斧头或者一镗棒就砸下了城头!连人带兵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