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深知自己身为统帅应该珍惜这样的将领。袁尚心怀感激之情,对审配和审荣叔侄二人表示最高的敬意和赞扬。
袁尚在各处邸报中都表彰了审配审荣,吕布赵云的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专门发动文人墨客,把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向天下传播,让大街小巷、无论南北的大汉子民都仰慕这些英雄。
袁尚也兑现了内心的承诺,他专门在许昌建立英烈祠堂,祭奠在这次抗击倭寇中牺牲的将士们,同时还专门把审配审荣叔侄供奉在其中,所谓的“配享太庙”!使得这二人都成为如同李广,霍去病,一样的民族英雄人物!
同时袁尚也十分关切徐州抗倭战事,袁尚给张合和李典专门书信,斥责二人防守不利!竟然放大批的倭寇进入中原腹地!险些对帝都乃至袁军后防补给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袁尚给二人罚俸禄和降职的处罚,但并没有削减二人的权力,依旧让他们掌管徐州军事,并且责令他们配合后蓄军队扫平盐城的倭寇!
而且袁尚还专门拿出图纸,令关宁找画师描绘了对付倭寇最佳的兵阵,鸳鸯阵!
袁尚知晓倭寇在许昌之败是败在兵种克制和平坦地形上,若论战斗力,倭寇还是有一战之力的。袁尚在信中三令五申徐州将领们不要轻敌,不要认为倭寇矮小就认为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差。
倭寇自古就一直处于战乱之中,所以整个民族好战而且善战,并且没有教化,他们有教化差不多也是在唐朝时代,从大唐借鉴的。所以倭寇的战力不容小觑,而且他们很擅长借助地形进行小规模的战争,例如丘陵,山地作战,因为他们岛国的地理情况便是如此。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尤其是古代盐城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这些地形不利于大兵团的作战,相反倭寇化整为零,上百人乃至几十人的游击队遍布广阔的丘陵、河渠地区,和袁军打起来容易使袁军不利!
这也是为何明朝时代倭寇进犯,明朝军队占据数量优势,但是依然剿寇困难的客观原因。
袁尚知道这么大批的倭寇来到中华,就是打算殖民的,应该是孙权想把目前东瀛所有的人口从海岛迁移到中华大陆!
这伙倭寇生性残暴,没有食物就屠戮大汉子民当肉食,赶上五胡乱华时代的外族残暴了。所以袁尚提前把明朝抗倭的一些经验分享出来,先从思想上给袁军进行武装!
面对新敌人的新特点,要有新战法!
鸳鸯阵就是抗倭的集大成阵法,乃是明代抗倭名将,一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所创立!
此阵主要是为了对付倭寇而设置,行动方便,长短兼具,攻守兼备,特别擅长对付倭寇的自杀式冲锋和锋利的倭刀,多打少几乎无战损,少打多则能防守严密!
“鸳鸯阵”阵形以十一人为一队,队长居前,手持红缨枪或者红旗枪,一方面作为旗手让队员跟紧,一方面用长枪与敌厮杀。同时配备弩箭,一旦厮杀时,队长往往居中指挥,之后用视野优势和远程弩箭杀敌。
队长身前有二人,长牌手和藤牌手,这二人持腰刀,偏向防守和侦查。
长牌手执大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
两个盾牌手身侧,再二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东南沿海普遍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本身的杀伤力有限,往往在竹尖上绑上匕首尖刺。狼筅看上去就像一把大扫帚,物理空间面积很大,竹子的树枝也都绑上尖刺,用来限制倭寇的近身拼刀搏杀!
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狼筅一扫,往往三四个倭寇很难接近,总不能顶着竹子上的尖刺去强行近身,而且狼筅又长又有众多的树枝,用蛮力是过不来的。而且狼筅的树枝是竹子的,都有韧性和弹性,倭刀无法砍断这些树枝。
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矛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他们是阵法的主要攻击手,盾牌和狼筅限制了接近倭寇的行动范围,使得长矛手可以准确的对倭寇进行刺杀!
本身武器中,单刀破长枪就很难,前方阵型让倭刀敌寇无法近身,长矛手可以恣意进攻!
再跟进的是两个手持“镗钯”的士兵担任警戒、支援等工作,同时也配有弓箭。镗钯就是类似于叉子的武器,可以戳刺也可以当钉耙打人,叉子也是专门应对倭刀的兵器。叉子前端的挂钩,可以有效阻挡倭刀的劈砍!
如敌人迂回攻击,镗钯手即持武器冲上前去劈杀敌人。若是防守压力都在前端,镗钯手则改用弓箭远程射杀敌人。
鸳鸯阵各种兵器分工明确,每人只要精熟自己那一种的操作,有效杀敌关键在于整体配合,令行禁止。
“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