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 第982章 李承乾大婚(2)

第982章 李承乾大婚(2)(1/2)

    李承乾等人见到此,立刻明白了小姑娘的意思。

    “姐不仅要念催妆诗,还要给你一个大大的红包。”

    随后李承乾一个眼神,李治便上前将自己钱袋里一半的金币倒了进去。

    没错就是金币,一个一两的那种!惊得小姑娘眼睛瞪得溜圆。

    二话没说直接让出了自己的位置,谄媚的说道

    “太子姐夫请,我姐早就等急了,你上去直接接人就行了,没人敢拦的。”

    说着还给自己竖了一个大拇指,也不知道是夸自己还是夸李承乾。

    这一幕看的周围人都捧腹大笑起来,实在是这小姑娘太机灵了。

    而她的父母看到这一幕,虽然脸上是笑的,但是却捂着脸,不想承认这是自己女儿。

    李恪更是对着小姑娘竖起大拇指,这么机灵的小姑娘太少见了,而且这人情世故拿捏的这么好。

    要不是怕被打,他都要抓这小姑娘给小兕子当伴读了。

    不过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李恪掏出一把折扇悄悄递给李承乾。

    而李承乾在接过折扇之后刷的一声便被打开,随后李承乾向前走了一边朗声说道

    “娇羞不肯下妆台,

    侍女环将九子钗。

    寄语倦妆人说道,

    轻施朱粉学慵来。”

    (明·王彦泓《催妆诗六首·其一》)

    此事一出,不少人眼睛都是一亮,大家成亲很多人的催妆诗都是沿用前人的。

    当然也有很多世家子弟当场作诗的,或者压箱底的。

    但是多少也有些差强人意,毕竟谁会没事儿认真写催妆诗啊,那不如多写两篇策论在家族中提升地位。

    而此时李承乾这首诗却是让人耳目一新,不说有多好,但是新娘的娇羞,与美好的寓意表达的特别好。

    而且又是从李承乾口中念出来,大家多少都是给了面子,热烈欢呼的。

    而在暖阁上的苏婉儿听到李承乾这首催妆诗,更是开心不已。

    一旁的陪嫁堂妹和贴身丫鬟都是眼含羡慕的看着苏婉儿。

    唯有李承乾悄悄收起了满是字迹的折扇。

    “小妹,可以让新娘子出来了吗?”

    李承乾笑呵呵的看向苏婉儿的小表妹。

    小姑娘此时正两眼放光的看着李承乾,被李承乾这么一询问才回过神来,连连点头说道

    “当然可以。”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李承乾回过头看向李恪等人,众人意会的点了点头齐声高呼:

    “新妇子,催出来!新妇子,催出来!”

    很快众人就看到苏婉儿手拿团扇遮住脸,身着翟衣(绣雉鸡纹),戴九翚四凤冠,由宫中女官搀扶出阁。

    而看到新娘子出来的李恪等人喊的更起劲儿了。

    “新妇子,催出来!”

    而早就有内侍将暖阁外的东面铺上红地毯,一直到府外的马车旁。

    李恪等人一路跟随着出了苏府,直到苏婉儿上了马车,这才停止呼喊。

    等到李承乾也上了马车,苏亶率领全族跪在地上高呼:

    “臣谨奉陛下之命!”

    这是为了强调婚姻的君臣之分!

    跟随在车架两旁的李恪等人看着围观的百姓们,招了招手便有内侍背着筐来到皇子身前。

    而筐中全部都是特制的贞观通宝和武德通宝两种铜币。

    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硬糖,众人抓起一把,便向两边扔去。

    这象征着天作之合!

    百姓们看见此无不纷纷弯腰拾取,而且还不忘感谢一番。

    此时最开心的可能就是百姓中的小孩子了吧。

    毕竟有钱拿,还有糖果吃!

    迎亲车队在长安城中绕了三圈,而撒出去的铜币保守估计有十万贯!

    这也就是大唐现在不缺钱,要是换了之前,李承乾这婚礼车队会直接回宫。

    至于撒钱?象征性的撒一些算了!

    一行人并没有去太极宫接受册封,而是率先来到了太庙,一进太庙门就看到了站在最中央的李二。

    李承乾带着苏婉儿连忙跪在李二面前。

    “儿臣携太子妃见过父皇!”

    李二此时笑的见眉不见眼,连连摆手说道

    “好好好,先完成祭祀!”

    李二话音一落,太祝站了出来,朗声开始念诵祝文。

    李二亲自担任主祭,李承乾与苏婉儿三跪九叩向先祖禀告联姻。

    此时场面异常严肃,再没有了在苏府的嬉闹,每个人的神情都敬畏到了极点。

    等祭祀结束,苏婉儿跟随李承乾直接去了太极宫,此时群臣早已等候多时。

    长孙皇后身着皇后冕服站在龙椅之下,看到李承乾带着苏婉儿慢慢走来,嘴角也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

    看到李承乾娶妻,是长孙皇后最开心的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