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知道他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所以在对话中,他从来都是“我已经有答案了,就看你们怎么走”的姿态。
黄国晖应对得身心俱疲。
其实应对李颜这种,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相待,然而黄国晖的位置与角色,都注定了他无法用坦诚相待的路线去与李颜相处。
如果确认是境外势力想要暗杀李颜,并且布置了如此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暗杀成功了就可以说是混混与李颜起争执,留足了后路——的暗杀办法,最直接的影响,自然是让华夏更明白李颜的价值。
在李颜并未非常强烈且明确地拒绝到国外发展的情况下,在如今李颜与官方有了些许不和的绝佳时机,境外势力选择的不是加强拉拢,而是趁着安保力量不如往日进行舆论摧毁与现实抹杀。
很显然,对于他们来说,李颜的威胁度已经达到了“你没有比我有更重要”的程度。
有时候,价值还真就是靠敌人来证明的。
自己人拥有时间长了,或许真会麻木,对李颜的威慑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国外知不知道特效药的事情暂且不论,李颜目前还未在军工领域有任何建树,就已经让他们如此忌惮,那岂不是代表着最正确的路线,就是把李颜彻底保护起来,并且求着他在军工领域投入精力吗?
敌人最害怕的,就是我最有力的武器。
这一层分析并不难,李颜当然也明白,所以试探李颜对这个结果有何反应没有意义,官方会对此有何反应才是意义。
说到底就是,态度要好。
重视保护,给足信任,提供权限。
不知怎的,在这种时候,黄国晖竟然又想起了四名“刺客”的尸检报告——“非人力所能及。”
他回去之后还想着看看的,但被公安的大哥拦住了。
只是用言语形容,都让黄国晖皱了一晚上的眉。
“跟他妈怪物电影似的……”
那个大哥最后是如此形容的。
要知道,李颜对这几个人都是一招毙命的,钢管甩头上,最惨烈能惨烈到哪去?
大概就是把人的脑袋打成新月了。
黄国晖有个念头一直在大脑里盘旋——“这是人吗?”
结合之前大领导反复强调的李颜有大气运,黄国晖自己把自己洗脑了,怎么看李颜,怎么是玄学。
“李颜,之前跟你的交流,我有时候比较急,若有得罪,还请你多包涵。”
这话听得李颜表情都有点绷不住了。
搞什么鬼?前后文的联系在哪?
“这些造谣的,摆弄舆论的,收钱办事的,也该治一治了。”
黄国晖无视了自己突然的表态,又谈论起了舆论事件。
“我揪出来,后续就得靠您这边了。”李颜说道。
“没问题,干脆整一个肃清行动!”
“挺好,人不在临江的话,能敲打吗?”李颜问道。
“当然可以。”
“那行……”李颜把笔记本电脑转向黄国晖,“这五十二个人,三十七个是临江的,其他外省,还请黄书记安排人手出马吧。”
“这,这就锁定了?”
“直接把它们服务器黑了当自己的就行,简单。只要你们给我获取信息的权限,这群人没有一个跑得掉。”
于是乎,轰轰烈烈的清网行动开始了,没有什么红头文件,甚至没有任何明确的行动代号,但从一批又一批因为造谣、恶意中伤的舆论团伙落网消息来看,必然是启动了规模惊人的排查。
三天时间,落网团伙四十八个,合计成员三百二十二名。
各地警方官方号是不是就蹦出来一条,吓得网络交流环境突然变得非常清爽。
对线的两个人都不敢随便爆粗了。
“你信不信我举报你造谣”成了威慑力爆表的对话必杀技。
这群搞舆论的人说到底也不是什么人才,一旦落网,该抖搂的就全抖搂了。
惊人的是,除了个别来自国内对立势力,绝大部分都得到了境外资助。
所有成规模、有组织的,全是境外资助。
李颜对这个结果不算意外,只是略微对国内对头的比例感到吃惊。
原来这么友好的?还是全都醒悟作对不如加入了?
既然舆论主导是境外,那基本上暗杀行动的主使也八九不离十了。
这让黄国晖轻松了不少。
不过态度要在事实出来后再表,这是李颜的原则。
最终,不到一周时间,严格来说是6天半,在3月6日下午,李颜跟黄国晖坐着同一辆车,来到某处驻地,听专案组汇报案件具体情况。
实际上,光从国安主导汇报这一点看,李颜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汇报过程事无巨细,将所有相关链条都捋到了根源,比较惊人的是,竟然早在李颜完成光刻机的时候,灯塔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