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他便进入翰林院,成为翰林院编纂,不久后被选入内阁,随后辅佐太子讲读,并兼任翰林讲侍。
这样的身份,注定了他前途无量。
只要不出意外,日后朝堂之上,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然而,短短三年后,边疆告急,烽火连天。
草原王庭的铁蹄踏破北疆,杀入王朝腹部,一路烧杀抢掠,最终兵临京城,并于短短半月之后攻破京城。
当朝皇帝、数位皇子与公主,以及数千后宫嫔妃侍女,尽皆成了阶下之囚,被押送去了草原。
楚良虽幸免于难,但他家乡亦遭受屠戮,家中老父母也惨死于敌兵刀下。
“上一世以皇权江山引诱这一世莫非是以父母亲情破我心境,引我沉沦?”楚良沉吟,他对这一世有所猜测,只是一直没确定。
待敌军退去,他回到家乡,将父母安葬,在坟冢旁为父母守孝。
这之后,王朝陷入混乱之中。
有不少起义军领袖前来请他担任军师,当地大世家也有人来请他担任幕僚,但他一概不理会。
没多久,当朝太子返回京城,在群臣簇拥中登基,立誓要洗刷耻辱,收复失地,攻入草原,将上一代皇帝迎回来!
随后,太子多次遣人来,请楚良出山。
楚良起初并未答应。
最后,当年与他在翰林院共事的一个好友专程从京城赶来,语重心长地说:“楚兄,你难道不想为令尊与令堂复仇吗?他们若是在泉下有知,会做何感想?”
闻言,楚良叹息:“罢了,只此一次。”
这一世虽虚假,但父母之情终究很真实。
楚良并不打算投入太多。
“只要将父母之仇报了,我就离开朝堂,不再履足尘世。”
他回到京城,得到皇帝重用,没多久便升任兵部侍郎。
短短几年后,他官至一品,成为当朝太师兼兵部尚书,开始清理朝堂中的反对派,将朝堂打造成铁板一块。
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便是十五年流逝。
这一年开春,楚良统率大军北上,接连收复失地,将草原王庭打得分崩离析,最终手刃当年屠戮他家乡的仇敌,为父母报了仇。
上一代的老皇帝也被他迎了回去。
这之后,楚良就辞别朝堂,不顾当朝皇帝的挽留,回到家乡结庐而居。
他本打算就这样安然度过一生。
可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京城就传来消息,皇宫发生内乱,老皇帝与当朝皇帝争抢帝皇权柄,闹得朝堂不宁。
朝廷的内乱很快扩散至王朝各地,令整个天下都有了动乱的迹象。
不得已,各部官员纷纷跑来请楚良。
“请太师出山,稳固江山社稷!”
“太师,社稷不稳,恐有浩劫再起啊!百姓何苦,苍生何苦?”
“请太师出山”
这些人整日在外面高呼,许多人声泪俱下,声音都沙哑了。
不得已,楚良再次出山。
“这是第二次了,下不为例!”
他重回京城,再次站在朝堂之上。
这一次,他没有耐心去整顿朝纲,当晚便提刀入皇城,一刀砍了老皇帝的头!
簇拥老皇帝的众多官员也在这一晚人头落地,整个京城都被血色笼罩。
第二日,当朝皇帝在血腥之中重返帝位。
楚良再度辞官,回故土隐居。
这之后的岁月,皇帝多次遣人请他出山,但他不曾再答应。
花开花谢,草木枯荣。
二十多年的岁月匆匆流逝。
这一年的冬天,严寒刺骨,雪花飞扬。
楚良已然苍老不堪,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窗外寒风呼啸,模糊间似乎听到了当年战场上的喊杀之声。
铁马冰河入梦,一生的经历在半梦半醒的昏沉中浮现。
恍惚间,他似乎回到了幼时,耳畔响起母亲的教诲之声。
这一世,结束了。
他沉入黑暗之中,也不知过了多久,眼前再度出现一丝亮光。
“第三世”
楚良依旧有些恍惚,上一世的记忆尚在脑海中闪过。
这一世的世界有武道。
他生在一個小山村,父母早逝。
后来,他被一个路过村子的武道高人看中,并被其收为弟子,进入山中的宗门白云宗修炼,由于年纪最小,他成了这一代的小师弟。
山里的生活很轻松,师父与众多师兄师姐对他都照顾有加。
“徒儿,为师此次下山斩妖,收获颇多。”师父笑道:“这是金宝县太守赠予为师的糕点,你尝尝如何?”
“好吃!”楚良吃着糕点,大声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