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那个夜晚,万岁帝死在了皇宫之中。
陈湛撑着一把油纸伞,从大雨中接走了张氏的后人、或者说接走了万岁帝的孩子。
陈氏开始真正的着手另外一个计划,一个听起来、看起来、甚至做起来都很令人觉着荒谬的计划。
这里就不得不说陈氏的“思想”了。
陈氏以“立民”为根本。
但想要彻底的改变那些黔首的生活,需要什么呢?
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至少是一个最基础的、不可以被任何人改变的政治底线以及制度,甚至要考虑到这个这制度后续被腐蚀——被腐蚀了之后,这个制度也必须是能够完成他们设定的最底线的问题。
如此一来,黔首们便真正的可以过上陈氏所构想出来的生活了。
这是一代代陈氏先贤的共同愿望。
而在陈湛以及陈志这一代,他们看到了那个愿望实现的基础。
后来,万岁帝、隋文帝、隋炀帝都没有让陈氏看到希望,所以陈氏继续隐藏,去研究他们该研究的事情,比如是一个切实可以传播的思想——这个思想必须有一个最基础的底线,那就是哪怕不能理解他的人,也能够在潜意识中使用他,并且不会对百姓们造成伤害。
那么这个思想就必须是具有一个“仁慈”的口号,也必须是让黔首们接受,乃至于那些统治者哪怕不愿意行使这个思想,也不得不去披着这一层思想的外衣。
哪怕他们要对这个思想进行改造,将他变成令人作呕的混种产物,他们也必须永远的披着那一层外衣,而不能够进行更改——只要他们披着这层外衣,他们就必须是做一些符合这些外衣的事情以及制度,而这些事情以及制度,就是黔首们的保障。
于是,求实及科学思想诞生了,他包含着“以民为本”以及“实事求是”的核心思想,也同时带动了“科学家”这个概念的出现。
而在陈氏的诸多弟子以及陈湛看来,改造天下人的思想以及整个社会,是一件需要徐徐图之的事情——因为他们掌控了一部分的权力,无须自下而上进行改革,而是可以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因为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会那么的血腥和暴力。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自上而下的改革就不如自下而上的改革那么管用,也不能够像那样的粗暴简单,他们必须像是剥开蚕茧一样,将这件事情包装的柔和而又没有杀伤力
所以,最先进行的一定不能是任何触动最高统治者利益的“制度”改革。
也不能够是一开始就上来的“思想改革”。
那么
唯有科学。
这也同样是科学思想诞生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们需要科学改革来为他们的“思想”铺设一些基础,只有将基础打牢了,他们才可以缓慢的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继续去盖他们宏伟的房子。
所以,在隋末、或者说在隋炀帝时期,“火药”、或者说“炸药”出现了。
这就必须是要谈到另外一个问题,科学的进步首先是为了什么?
在战乱年代,科学的进步一定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战争,而在和平年代,它一定是因为要进行更好的生产。
比如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的进步,都是因为要进行更好的生产,也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力已经跟不上人们的思想改革了!
那么,反过来呢?
落后的思想已经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了!
自然而然的,新的生产力会滋生出来新的阶级,这新的阶级便会想要夺取他们应该拥有的权利。
商鞅变法便是如此。
商鞅变法为何会取得成功?
无论是在拥有陈氏的这个版本历史当中,还是在没有拥有陈氏的那个版本当中,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他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或者可以总结为“铁质农具以及牛耕的出现及扩大使用”,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而后生产力的发展催生出来了另外一个阶级——一个在先秦时代、在那个半奴隶制半封建王朝时代属于弱小的、属于“新”的阶级,他叫做“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出现之后,便贪婪的想要获得权力和地位,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得到权力和地位的敲门砖,即:金钱和土地。
于是,商鞅变法出现了。
商鞅变法中,至少有一条最关键的律法是专门为了地主阶级而催生的。
即:土地私有制。
而后,地主阶级获得了胜利,他们打败了原本的奴隶主们,他们从国家的手中将土地牢牢的把控在了自己的手里。
于是
封建大地主阶级出现了。
并且从先秦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如今,他们都是整个九州华夏的统治者之一,皇帝便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
地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