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六十四章:投文

第六十四章:投文(2/2)

  “吾曾有幸拜读过董老大人的文章,甚是仰慕,其亦是吾进学的奋力与目标。”于思亮谦虚地回道。

    便有考生接话道:“其实我也非常喜欢他的那种洒脱不羁的文风,可惜……你要投他,我便不投了。我自认考不过你,哈哈。”

    勉强的“哈哈”声,盖过了他隐瞒的那四个字:时运不济。

    大景朝前朝末,国朝便已显颓像,有不少的老臣,心怀天下、忧国忧民。在屡次三番讷谏无果后,便不是黯然神作退居二线、便是辞官归隐、没于乡田。

    有的,则已因郁郁不得志而抱憾归泉。

    晏旭其实在绵州书肆中看到董壶董老大人的书作时,便对其亦心生了相惜之意,原也打算着将文章投于他处。

    可想想自己的身世、自己的仇人、自己未来要做的每件事,都太没有把握、又太长远,就不想再将为国朝贡献出毕生心血的老人家拖下水。

    想让老人家能安享晚年。

    不过也不会阻止于思亮去投。在晏旭觉得:以于思亮那般谦逊的性格,说出那样的话,背后应该还有别的深层隐瞒。

    大抵就是,于家恐怕和董家有些渊源。且于思亮的文风,也颇有董老大人之风。这可不是单单只凭借着仰慕、学习,能学得会的。

    当然,晏旭也不会去深究别人的底细。

    为了不让人继续谈论董壶,他便扯开话题,问向万俊彥:“你准备投谁?”

    万家自己就有个致仕老臣,四品的官儿就退回了开县。但在朝中应该仍有些渊源,想必万俊彥会去投“熟门熟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