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 第七十七章:入京

第七十七章:入京(1/2)

    连杜景辰个小秀气,都瞪了赵云义一眼。

    瞪得赵云义满不在乎地哈哈大笑。

    惊得林中鸟儿扑簌簌乱飞。

    他们此时在林中小歇,因着晏旭的身体原因、又因着要赶路,既不能乘坐马车,便只能多歇几脚。

    也是在这种时候,晏旭才能将自己的猜测跟大家分享。

    他可不是白白闲得蛋疼这么做。

    按照兄弟们的学习进度,再由他自己尽心帮忙,他们也会随他、甚至可能先他一步踏入仕途。

    那这些弯弯绕,早学早好。

    “咳咳,”

    晏旭空拳挡着唇,咳嗽几声后,将几人的注意力拉回来。

    “读书人最好个名儿。且他们虽然造反很艰难,却极易聚拢成堆、掌握权势,尤其是本朝。你们也别小看了五十个举人名额,其中但凡在以后考上进士,日后就会是王勋的阵营。”

    此次念了王勋的好,日后岂不就会结草衔环以报?

    听说文才斐然、最喜与读书人一道谈学论文的三皇子赵鸿建,就被书子们奉为心目中的明烛、追捧的目标。

    其人那儒雅的形象,亦极得不少文臣的赞誉。

    反之,太子就不怎么讨读书人的喜。

    虽然都说其虽挣有一些军功,不过心性过于忠厚实诚,且言辞笨拙,又于文学一道上没有出过彩,加之背后有王家顶着,也不受一些文臣的喜欢。

    “原来王勋的心机竟如此深沉?这才真正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吧?”

    杜景辰缩了缩脖子,畏官症都差点犯了。

    万俊彥深以为然地点头。

    尽管他已从家中长辈那儿学到不少官场知识,但像王勋这样一个反手就能将不利、彻底变成有利的手段,他还是头回接触到。

    可他就也有不理解的地方了。

    “那我和杜景辰为什么会上榜?还进了前十名?”

    如果真如晏旭所说:此次参与舞弊的上下官员不少,那他俩进榜算怎么回事儿?

    总不能也在王勋的算计之内?

    一是想拿他俩堵悠悠众口;二是……

    “难道王勋早在乡试前、就已做好了会反转这事的准备?”

    那不用问了,乡试重开,他俩必然落榜。

    否则,此前的舞弊就不会被彻底坐实。

    晏旭心下叹气。

    这也是他纠结着不想闹开的原因。

    “旭哥儿,没事的。”

    杜景辰听完万俊彥的分析,再看向晏旭,手里扯了根草,绕啊绕,笑容却纯真质朴。

    “我还年轻,不懂的其实还太多。过早升得太快对我只能是弊大于利。只要你能好好的,我慢你三年,岂不能得你更多指点?”

    杜景辰是真心实意说这话的。

    从县试到现在,每每考试得到的结果,都总让他有种才不配名、德不配位之感。

    高处不胜寒,越往上走、走得越快,他的畏怯反而越深。

    尤其是这次:他居然破了个最年轻举人的记录,当时在公示榜前,他感觉更多的其实是惊吓而非惊喜。

    他真的做不到晏旭那般的坦然承受。

    万俊彥一甩脑袋、一撩额发,顶着傲骄模样儿,却说着和杜景辰同样的感受。

    “我也愿意多等三年。现在的我只觉得虚,虚得厉害。硬要撑上去,恐怕我就会折。”

    他太了解他自己了。本就是个极易骄傲的人,再若被人吹一吹、捧一捧,哈!

    所以从榜单公示以来,他就寸步不离跟着晏旭呢?

    只有跟着晏旭,他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次,赵云义没给他们泼冷水。

    “对对对,再等三年又何妨,只要小晏旭先冲上去就行。他爬多高我都觉得他担得起,天生就是个属乌龟的。”

    “哈哈哈。”

    几人彻底被这形容给逗得笑翻。

    可不就是乌龟吗?

    风来也好、雨泼也罢;高山之巅、河底泥沼,晏旭始终都能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骄不躁,稳如……乌龟。

    晏旭:“……”

    他又不是真的小孩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且这才到哪儿跟哪儿啊?

    还没入仕呢,若轻易就沉不住气、还怎么面对更艰难的未来?

    而且……他的心底也不得不承认:活得久的,还真就是乌龟莫属。

    不管这种活是怎么个活、在哪里活,都一样。

    “哎小晏旭,你想好进京了要干嘛没?”

    赵云义也薅根草,不过没像杜景辰一般缠手指,而是直接叼进嘴里,半躺靠在草地上,问向晏旭。

    既然已经猜到了王勋的用意,那就不能太让其得意了吧?

    否则何必受罪跑这一趟?不若直接回家,只等乡试重开就好了。

    坐在草地上的晏旭,曲起双膝,十指交错搭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