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喜欢在自己脑中盘算的赵鸿建,在思忖良久后、在外面女刺客的惨叫之声都已几不可闻之时,终于下了令。
“别打了。她既不说,你们便全力去寻找那位写文的高才。另外,多留意太子那边。”
太子有势、老二有兵、老四有财。那谁又不想再有点儿别人有的东西呢?
比如:太子或者是谁,会不会也想从乡试舞弊的事件中,捞点儿读书人的崇拜和声望呢?
赵鸿建不惧别人,只想看太子的反应。
北方与南方不同。南方四季如春,不容易让人轻易地区分出四季有别。
而北方十月的季节,已经开始展露出冰寒的獠牙。树叶枯败,随风飘落,露出斑驳的黄,在提醒着人们应对寒冬。
晏旭将又一笔帐,记在了账册中,就是置办这两座院宅所耗。
如以往的一样,他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因学识带来的荣耀等等,却不会心安理得的接受银钱之类。
因为前者是他付出心血努力得来,接得坦然。
后者有一点点不劳而获之感,所以得记着、得还。
可看看自己的钱袋……
嗯,现在不但还不起,还得再付出一大笔。
他添加了一件外袍,咳嗽着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他的病,最怕寒冷。
卫三从屋顶上一跃而下。“晏少爷,您去哪?”
卫三至卫十,一直就呆在京城西南侯府里,负责看守此处旧宅,也负责打听朝廷动向,或是与人走动交际。
以保证西南那边,不会耳目闭塞。
赵北晴买下宅院后,就让卫一通知了他们。
卫三和卫四,被调来暂时保护晏旭。
晏旭也通过他俩,对京城里的“人物”那些,了解到不少。
不过,对于卫三突然跳出来,晏旭还有点儿不习惯,警惕了一下下,而后想起来这人是谁,遂抱拳,回笑:“去探监。”
既然摆脱不掉保护,也确实需要保护,那不如就坦诚直言。
卫三什么也没说,只抱了刀,往晏旭背后站了站。
晏旭往前走,留意到他一直在三尺之内跟着自己,便出声道:“以后你们不用再爬到屋顶上。天很冷了,进屋有床有塌、有吃有喝,能少受点罪就少受点儿。”
他不是什么大人物,也不会轻易受到谁的寅夜暗袭,用不着高高低低都有人日夜守着。
卫三没出声。
晏旭却明白,这就是答应了的意思。
他脚步迈大,加快速度出门,没有骑马。
先是去到银号,将银票换成一碇碇一两或五两的银碇子,然后去酒楼买了饭菜,拎着食盒,还买了厚实的被褥、点好的小手炉等让卫三带着。
最后,去往大理寺关押人犯之处。
这大景朝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已显层层腐败的“虫眼”,这种时候,也成了晏旭的“银子通道”。
用银子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地牢,见到了童夫子和沈院长。
地牢因阴暗潮湿,分为天、人、地三种字号。
天字号用来关押皇亲国戚,人字号是用来关押官员等有身份之人,地字号自然就是黎庶。
相应的,条件也各不相同。
但童夫子和沈院长虽然处于人字号,却因着白日里受了大罪,还没人为他俩清洗,一身脏乱不堪、臭不可闻。
晏旭只能通过胡须认人。
不过,他仍然先喊的是童夫子。
“童夫子,是我,我是晏旭,我来看你了。”
一直都有点儿莽撞、老顽童般的童望烈,正背对着牢门,躺在只有一块木板的床上,蜷缩着一动不动。
听到这声音,才有了反应。
没有如晏旭想象中那样一蹦而起、一冲而就。
而是撑着木板,慢慢坐起,慢慢转过了身来。
显见得:白日里给予其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上的打击,都让这位老人有些难以承受。
晏旭的眼泪,在这一瞬间,几乎夺眶而出。
又在下一个瞬间,被骂得缩了回去。
“你个臭小子,你怎么会来京城?就你那破身板,咋没死在半道儿上?怎么的,你来了能有用?还是就来看老夫这副狼狈出糗的样子?”
“现在看到了,你可以滚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就瞎花银子瞎跑了来,你很有钱吗?还欠老夫好几百幅画、画好了吗你就瞎跑?!”
童夫子的声音,带着沙哑、带着勉强,却仍是一溜儿的顺畅,骂得很……
晏旭按了按眼睛,揖手行礼:“学生正是来请教回去之法。”
你让我回去,我想带你一起回去,你是不是就得告诉我:我要怎么样才能救你们出去?
晏旭没打算跟童夫子说出自己正在做的危险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