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让赵云义模仿他爹的笔迹写一行字。
晏旭毫不怀疑赵云义就是会模仿。因为……
谁家淘气孩子成长过程中没干过这种事儿?
不淘气的其实也干,基本只要读书习字、基本只要父亲会写字,小的时候,最开始模仿的字,几乎都来自父亲。
果然,就见赵云义咧开大嘴笑,二话不说提笔挥就。
写完一叉腰,还欣赏、还啧啧夸赞:“我这笔力,足有我父亲六成的功力,看看,漂亮吧?”
赞完又问:“嗳小旭,你是不是想要我模仿我爹的笔迹,写份奏章交给那位?”
赵北晴看着那字,蛾眉却微蹙。
晏旭则点了点头。
“有一份呈情表,就能当作礼物。”
总不能一头冒冒然扎进皇宫,然后就说自己自投罗网来了吧?
总得有家中长辈才能明正言顺。
“行。”
赵云义再次提笔,“你说、我写。”
作文什么的,他不行,只有晏旭来。
话音刚落,手里的笔却被晏旭抽了去,人也被从简易书案前给推开。
赵云义不解,旋即又恍然,自觉再站开一步。
“你写完我誊抄确实更加方便,你来。”
却听晏旭回答道:“我模仿出的笔迹能更像。”
“哇哦,你在跟我开什么玩笑?!”
赵云义一听,只觉是因着帐篷外的雷声太大,以致失聪给听了差。
“那是我爹,你连见都没有见过他的字,你学得像?!”
赵北晴偷抿着桃粉樱唇笑,也觉得晏旭这次怕是失了沉稳,要出乖丑。
晏旭没回声。
只提住笔、敛住袖,再看看那行字,揣摩几息后,写下一篇赞颂、以及对陛下忠心、又隐隐暗含着暮暮平凡之心的奏章。
看得赵云义双手滑落,看看奏章、盯向晏旭,不可思议怪叫。
“到底是你爹还是我爹?你怎么能、怎么能学得这么像?连我都分不出来!”
赵北晴也震惊地喔圆了小嘴。
这这这……这真的一模一样,连她也分不出来!
她哥模仿的,只带出了略微不多的一点点她爹的风骨,更多的是字像骨不像。
而晏旭模仿的,字体中带出的那份刚柔并济、含蓄内敛、却又行云自然,真真是见字如见人,扑面而来。
字像,骨更像!
所以这么强的模仿能力,才能模仿得像那个人的字迹吧。
赵北晴有点儿恍惚。
而赵云义则用力揉搓几下眼睛,再看,再揉,再看……
这要不是他亲眼看见是晏旭提笔写下,当真就会以为是阿爹亲笔所书。
他退了半步,一边捂脸,一边摇头:“我爹没有这么好的文采。”
只能用这个强行挽尊了。
赵北晴在恍惚震惊后笑开,笑得雪肤小脸如桃花瓣儿层层绽开,看向晏旭的目光,如湖面辍满星辰。
“用这么好的文采去呈表,更能体现出我爹他在西南有多安心诗书而非战事。”
晏旭回之以微笑。
此言,正中他下怀。
赵云义钻出帐篷,冲着乌漆漆仍不断流泪的天空就是一声暴吼。
“我才是我爹的儿子,亲的!”
又被一道滚滚天雷给震得滚回帐篷。
心里,却奇怪地舒坦了许多。
自己这个儿子当得不怎么好,那以后就好好表现,以慰爹心、以作描补吧。
逗得赵北晴直笑,摸出自家阿爹的备用私章,扣在了奏章的一角。
这是她做好出门准备时、就考虑到必要时候会用上的。
而晏旭呢?
在避雨的时间里,晏旭又用一柄小刀,用竹节,雕刻出了个巴掌大的手玩把件。
其上,仍用西南侯爷的笔迹,刻写着一段平和意义的经文。
其表,用烤软了的树胶薄薄地糊上一层,显得可爱又肃穆。
让其与那奏章一样,表达出:战事非我愿、只期宁与和的向往意境。
不过分、不张扬,隐隐流露,还带着一丝丝沧桑疲惫之感。
看得赵云义都想将这竹节摆件给强行留下了。
看得赵北晴也想抢。
怼自家哥哥的理由还相当充分:“晏旭送你的尖耳猫荷包,你就没有保管好。”
赵云义面红不服。“那是阿娘非要抢走的!”
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阿娘非得拿走那个,弄得他一直都不敢在晏旭面前提起相关。
晏旭其实早已猜到,所以也没有问过。
见他俩都很喜欢这种小把件,便宽慰二人:“等有空我再雕刻两枚给你俩便是。”
京城的冬日,也有最适合雕刻这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