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公主以及其陪嫁。
王家出了一半,就是布帛、绸缎、茶叶、铜铁、古董、珠宝、黄金白银等等折合总数为一千五百万两。
而另一千五百万两,就由文武百官与国库分摊。
说白了:都是百姓负担。明年,各项赋税会疯涨。
晏旭沉默着没有出声。
在能力所不及时,他只想努力去积攒实力。
过早的伸手抻腿,只会被人给打断。
但,更坏的消息也随着赵云义的脚步,带了回来。
“戚浩的父亲,戚桓翼,被问罪!”
戚桓翼,就是负责防守东辽一线的统兵大将军。
此次,与东辽作战,连连失利。
谈和结果一下来,他就成了“罪魁祸首”。老皇帝已下旨让他回京“请罪”。
回来,不用问,轻易他自己人头不保,重则,满门抄斩!
目前的罪名是:无能将军、消极抵抗、畏敌怯战、护国不力。
如果等他回来论罪时,再有人故意添油加醋,说他里通外敌、通敌卖国……
戚氏九族皆寸草不存。
割土赔银的罪名老皇帝才不会背,只会让统兵的将领背。
若战事赢了,那就是陛下领导有方、任人唯贤、天威凛然……
为什么戚浩他们对其它队伍一忍再忍、一让再让、一输再输?
就是不愿意太得罪人,避免有人在这种时候落井下石。
“我们害了戚浩,小旭,怎么办?”
赵云义叉着腰,在匆忙先建起的简易院落、拥挤不堪的书房内,来回踱步。
天知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多愤怒,肺都快气炸了!
又着急,火烧眉毛般着急。
他想救戚浩,不管是因为什么都想救。
而办法,只有让晏旭想。
晏旭的心头,也有熊熊怒火腾腾燃起,烧得他肺部又是刺痒难受。
根据卫三他们陆续提供的消息,戚大将军当时根本就没有任何后退一步的打算。
战事一开启,便是死战不退!
可在坚持半个月、付出惨重代价之后,守住了城池,没能守住人心。
有人趁着城内兵力不足、后防空虚、兵疲将惫之际,打开了后城门,只顾自己出逃。
却被敌人趁隙而入,城池被攻破。
戚大将军还是在残余将士们的拼力保护下,杀出的重围。
可后面的四座城池,非但没有为着他们打开城门,任由他们躲藏野地。
更是在敌人攻至时,守城官员不是弃城而逃,就是大开城门!
戚桓翼大将军,为什么没有被第一时间押回来问罪?
就是他翻山越岭,赶到第六座城池,赶在敌人攻来之前,宰了那名也想弃城而逃的知府,率领着城中将士与百姓,死守之故!
战事这才进入有机会谈判阶段。
而负责去谈判的二皇子赵建安,在一赶到第六座城池之时,就将戚桓翼扣押,向敌方表示了谈和的诚意。
现在,谈和结束,戚桓翼也即将被押解而回!
这时候,也根本不会有、不敢有任何朝臣敢为戚桓翼出面说情。
因为心下都无比清楚:皇帝就是要让戚桓翼背罪。
谁挡,谁与戚桓翼同样下场。
晏旭一肘撑去扶手上,两指顶住眉心,闭目急思。
其实从他初次入京后听说东北防线战事失利,就从卫三他们那里打听到一些,之后,也让赵云义安排人继续打听。
那时,他就意识到戚桓翼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
毕竟这是近百年来的惯例操作。
为什么原本的安西都护府整片领土被失去?
为什么一块接着一块的领土会成为敌土?
都让这后续的一代又一代帝王,将之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惯例、一种……
甚至如果类此次的失土并不严重,还会反而庆幸:呀,这次只损失了三座城池,还好还好,不错不错。
然后庆幸着,严惩带兵统领,再心安理得的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嗯,不是帝王无用,而是武将无能。是他们,辜负了朕的信任、辜负了百姓们的期望、辜负了天下臣民。
晏旭的脑中,都能想像出帝位再一次获得平安后老皇帝心下的喟叹和满足。
晏旭很愤怒,但目前无能为力。
他一直有思考如何解救戚桓翼的办法,但一直也没有想出一个最好的办法。
不过,有没有办法,他也依然会让戚浩踢赢那场球。
因为如果戚家要走上翟大将军的断亡之路,那么,再得不得罪人已经无所谓。那就在死前,痛痛快快赢一场。
晏旭都毫不怀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