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被优酷和光线,李明洋联手爆锤!
BAT最后背刺!
王威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缓过来了。
随后以‘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最好的内容生态环境’为中心,极强的娱乐性和创造性。
不到两个月就抢回了市场!超过搜狐和爱奇艺,回到了老二的位置。
2011年,受到欧债危机与华尔街爆发的中概股信任危机影响,同期准备上市的迅雷和盛都推迟了计划。
但土豆毅然决然的冲击美股上市,最终顺利上市,市值达到七亿美刀。
虽然土豆的市值远远不及优酷。
但能在寒冬,成功上市,王威和土豆的实力,还是深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
视频网站赛道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炽化阶段。
大玩家们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砸钱买版权、争夺广告商、产品快速迭代等策略花样百出,市场上乱成一锅粥。
王常田说这是最后的入场机会,判断完全没有错。
内娱‘新王’的眼光是真的准。
但他不了解BAT的决心有多疯狂,人家是准备了千亿烈火狂烧,不计代价的抢占市场,垄断市场!
版权大战只是开始……
版权的壁垒,渠道的壁垒,流量的壁垒,市场的壁垒……正在悄然形成!
本来土豆是要卖给新浪的。
新浪有流量有后台,一直想进入长视频赛道。
曹会计底气很足,尤其是后来打败企鹅,成为微博之战的大赢家。
兴冲冲的冲进长视频赛道!
然后企鹅砸5亿美金硬生生从新浪手中抢过了NBA的独家版权。
曹会计看傻眼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想过搞什么长视频。
六间房卖给宋城演艺,酷6卖给盛大,56网卖给人人网,PPTV卖给苏宁,pps卖给爱奇艺,都是同一个套路。
实在干不过……
四大门户里,就剩下因祸得福的曹会计和精明的丁三石没有在视频深度布局了。
互联网圈有种说法,创业不过是copyChina。
也就是把美国的模式照搬到国内,社交、电商、搜索、团购莫不如此。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商业逻辑上说得通,即使跑去美国上市,也有对标。
当你说你是国内版eBay、国内版亚马逊、国内版谷歌时,歪果仁一听就懂,无需赘言。
这一招在视频行业却行不通。
美国的视频网站大体上也就两款,一个是以YouTube为代表的社交短视频,靠广告挣钱。
另一个是以Huluflix为代表的正版长视频网站,靠从会员那收租,羊毛出在羊身上,简单清晰。
尤其是YouTube,这个创办20个月,就被Google以16.5亿美元天价收购,到现在都还是一个奇迹。
将Huluflix的模式结合,做到YouTube的规模,这是优酷和土豆向华尔街讲述的东大故事。
国内的创业者就是这样,只要被证明了是好东西,都要挤破头都要攀亲戚,但把美国模式直接复制到国内的做法,基本上都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要做国内版Hulu的企业也不在少数,这家视频网站走的是正版路线和付费模式。但美国的版权大部分掌握在6家影视公司手里,节省了大量的谈判成本。
而在国内,影视剧版权分散在数千家企业!
互联网普及之前,美国人看影视剧的习惯是租碟flix就提供dVd的租赁。
之后flix走出了一条标准的西方道路,提供在线点播,用户订阅,然后投入内容生产,吸引更多付费订阅,如此正向循环。
而在国内,用户付费这一关直到两三年前都走不下去,吃惯了免费午餐的人,掏一块钱都感觉被抢劫了。
资讯免费、音乐免费、书籍通通免费,周鸿祎一来,杀毒也免费了,视频凭什么敢收费?
2011年,长视频网站都开始尝试点播模式。
老古的算盘打得比他的普通话还溜,‘我们有2亿用户,只要有1%的用户接受收费模式,就很不错了’。
他想借着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开收费,但他显然高估了网民的付费决心,盗版看的飞起……差点断了广告收入。
爱奇艺6月份开始卖会员,今年KPI定的是20万人,现在才完成5%……
靠付费会员生存的奈飞,只是国内视频网站的幻想。
尽管国内没有出flix,却有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
虽然阿里现在只是优酷的小股东,但要不了多久,就是优酷的干爹了!
不然怎么跟企鹅和百度的亲儿子斗?
爱优腾即使10年亏损,三家视频网站依然是巨头的香饽饽。形不成商业闭环又如何?成为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