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大明:开局召唤游戏玩家 > 第三百三十六章 忠奸之争向来如此

第三百三十六章 忠奸之争向来如此(2/3)

度究竟到了什么级别,有大罪便灭满门,还是没收家产了事?

    若是红巾贼转变愚蠢思维,转而与士绅合作治国,他的大计反而难以实施,只能隐居在家中直到躺进棺材。

    但愿红巾贼依旧贼心不改,他光复大明的愿景才能实现。

    白嘉文唤来心腹管家,吩咐对方亲自去办几桩隐秘之事。

    这事务必谨慎小心,莫使贼兵查到白家头上。

    ……

    朱由检最近非常焦虑。

    原先大多数重臣都以为背嵬军只是收复辽东的功臣之一,侥幸之下裹挟了辽东大兵,应当要花费数个月时间整顿内部,半年之后才会有决战发生。

    可谁知,背嵬军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迅速完成整合,甭管是辽东籍,还是非辽东籍明军,都被他们尽数吞并。

    而那些被裹挟的官兵,也不知道吃了什么迷魂药,竟死心塌地跟着背嵬军造反。

    叛贼总兵力根本没有多少,怎会有余力分成两路进攻,一边打辽西,一边打山东,甚至两路都迅猛强硬?

    关宁军迟迟没能收复的广宁,在一个月间被叛兵收复,山东更是半数府县被夺。

    诸多流贼未平,又起一股势如破竹的叛贼,大明纵使收复辽东后喘息了半年,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朱由检接连派出三支劝降队伍,只要背嵬军退回辽东,便准许背嵬军“效李成梁镇守辽东故事”,却都被拒绝。劝降队伍被砍,只留一人回来报信。

    叛贼这是铁了心要一反到底,杀进京师清君侧,还是杀了朱家坐龙椅?

    朱由检心说若是再这般输下去,只怕连京师都不保!

    他派人走海路去联络朝鲜藩属,打算与对方南北合璧夹攻叛贼,谁料渤海湾的制海权也被叛贼掌控。

    别说传信的使臣,任何活跃在渤海的商船都会被扣押,凡是官府的人一律处决。

    于是他只能派人走陆路下南直,随后坐船前往朝鲜,只希望那位朝鲜国王还顾念“宗藩之礼”。

    话说回来,昔日建奴叛军辽东之际,也同样掌握了渤海湾的制海权,却从未踏上登州土地,也没有连夺山东三府。

    那陆文锦着实无能可恨,三府之地一枪未放便轻易舍弃。

    根据御史上报,这陆文锦为阻击叛贼,竟下令焚毁三府之地的粮仓,由此引发连锁大火,祸害了无数无辜百姓。

    可恨至极!

    朱由检心说,受灾的百姓不仅会骂你这个庸臣,还会痛骂朕识人不明,甚至在贼寇的编排下,变成朕下令放的火!

    他朱由检变成大明“赵构”,还要变成残害百姓的暴君了!

    饶是这厮救了衡王一家,没有犯下“失陷亲藩”的大罪,朱由检也不能轻饶。

    他本想与重臣商议一番,夷灭陆文锦三族。

    可谁知大多数山东官员尽皆上奏保陆,声称反贼来势汹汹,早与各路奸民、逆党勾结。陆文锦再有方略,也挡不住内外勾结啊。

    若无陆文锦实施“坚壁清野”良策,迫使贼兵逗留鲁东三府,只怕贼兵已然杀入直隶,甚至兵临京师城下。

    至于焚城害民的传言都是无稽之谈,焚烧粮仓的时候早就做好了万全之策,谁也不知道会蔓延到附近坊区。

    再说各府县本就做好了防火布置,是奸恶之徒趁火打劫,扩大了火势,这如何能怪陆文锦?

    况且陆文锦保存有生力量,为接下来反攻叛贼增添胜算,又在危机之中护送衡王一家,堪称一心为公,如何能降罪责罚。

    眼下,反贼残害士绅良民,疯狂搜刮钱粮给奸民放粮,已有大量奸民投靠逆贼。此时若斩了陆文锦失掉山东人心,岂不是给逆贼钻空子。

    不如准许陆文锦戴罪立功,还能稳住山东防线。

    陆文锦犯下如此大罪,竟还有众人替他说情?!这分明是官官相护,互相勾结,媚上欺下!

    朱由检联想到揭帖所说的“文官集团”,现实的案例再度契合“传言”。

    想不到这帮人确确实实结成了一张张无形的大网,联手能把黑的也说成白的。

    就连朝堂上一些重臣也劝谏朱由检以大局为重,留下知晓山东实情的陆文锦,再调直隶、南直隶的兵马合剿叛贼。

    蓟辽总督洪承畴也在请求加拨粮草,眼下兵力不足难以踏出山海关,不可重演当日“杜家屯之围”的覆辙。

    到处都是军事告急,需求更多粮草兵员,可有罪之臣却不能严罚,各地官军也在顿兵不前。

    他们是不是已经与文官集团达成协议,要坐看他大明败亡?

    这帮虫豸逼反良将,焚烧百姓,一路把他朱家往死里逼,他难道只能傻傻看着,看着屠刀落到自己头上?

    朱由检心想自己若是一意孤行,派出缇骑捉来陆文锦问罪会如何?

    他猛地想到先前高起潜在山东暴毙身亡,也是这般得罪了文臣武将,至今都没能抓住真凶。

    先前乞活贼疯狂宰杀大明藩王,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