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铳、自生火铳、红夷大炮……便是仿照西夷所成,只是苦于经费不足,难以普及全军。
而贼兵拥有如此“神兵利器”却不上贡给朝廷,岂不是说红巾贼、背嵬贼早有不臣之心?
“贼众之中有百里挑一的神铳手,他们唤之‘车击手’,其所用迅雷铳用精铁打造,更为精良,铳尾配置千里镜,可打四百步……”
“竟能如此犀利?”
“督宪老爷请借物一用。”杜参将指了指杨文岳顶上头盔,后者连忙摘下铁盔递过去。
只见鸟铳挑起头盔缓缓探出垛口,不一会便听见一阵急促的尖啸声响,几颗弹丸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接连打来,其中一发裹挟着强烈冲击,把头盔打飞数尺。
“啊!”
杨文岳一惊,待杜仓收回头盔,可见头盔顶部前后被贯穿两个空洞。
“贼寇接连放铳,此地如何能守,若是贼军主力杀来,此墙非破不可!”
“无妨。”杜仓说,“督宪老爷大可吩咐下去,命各部将士如我刚才所做那般诱骗贼寇放铳。”
“这是何意?”
“反贼每战所带弹药皆有定数,若是火器弹药耗空,他们便只能退后扎寨,坐等主力到来。”
“好!杜将军良言真乃及时雨!若全军文武皆有杜参将之才,岂容反贼在此放肆!”杨文岳忽地指了指墙垛,“铳响声停了。”
“眼下放松警惕还为时尚早。”杜仓咧嘴苦笑,“贼寇野战、夺城的计谋数不胜数,当年我与他们夺回辽南数城,亲眼见他们每战施用不同法门,皆不重复。”
“反贼军中亦有兵法奇才啊。”杨文岳哀声感叹。
若没有辽东异变,背嵬军与红巾军仍为大明效忠,或许此刻会到他麾下听用,一起南下征讨乞活贼吧?
正感慨间,杨文岳与杜仓都看见头顶飞过上百个渺小物件,好像是系着东西的孔明灯。
这回是真正的孔明灯,一盏盏油灯促使纱布高过墙头,顺着东南风掠过县城。
有些孔明灯的油料放的很少,不一会便燃尽掉落下来落入城中,灯盏底部还系着什么东西。
杨文岳命人拾来一看,竟是贼兵滥发的“剿兵安民”告示——
为剿兵安民事。
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日罄师旅,掳掠民财,奸人妻女,吸髓剥肤……
杨文岳登时就怒了,可恶逆贼,竟把大明官军当作贼寇围剿,简直倒反天罡!
就在杨文岳怒火中烧之际,负责搬运一窝蜂、红夷大炮上墙的兵士到了。
“好!”杨文岳大手一挥,“给本督痛杀反贼锐气,我要让他们瞧瞧谁是官兵,谁是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