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放心,国防部、军事委员会必然给大家一个交代,只是这些事情还需要上面点头。”
“再说,此时国战当头,华夏实在无法承受再一次爆发内战,这样只会让日本人暗地里偷笑!”
陈诚在上面只能含糊其辞,他可不敢就这样大包大揽的答应下来。
“诸位与其在这里说这些不切实际的话,不如想一想其他办法,他王庆之居然做了初一,就不要怪我们做十五!”
陈果夫这时候的发言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大家听他的话,好像他已经找到了什么解决办法。
“大家会议结束后一起去合生园坐一坐,一起商议一下!”
听着陈果夫的话,加上他面上的表情,不少人知道,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在行政院这种地方大剌剌的讲出来,只能暗地里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几天之后靠近北方的各个省份开始不断的有大批民众涌进管涔山政府实际控制区。
不到半个月之内仅仅苏省与惋省外加中原省,就有近1200万人被人为的驱赶进入实控区。
后续还有大批流落到西北的难民从长江以及陆地上蜂拥而至,控制鄂省的日军仿佛与国府形成了某种默契。
他们也并没有阻止这些华夏人经过他们的控制区返回自己的家乡。
整个北方地区的军队与地方政府,几乎全部从军事动作改成了民事行动。
数十万军队投入对难民的救助与安置行动,特别是一些地方部队,他们打仗可能不一定行。
可是面对这一种乱局,仿佛有种天然的优势,面对这种乱哄哄的局面,78集团军的正规部队都不一定做的比他们好。
唯一担忧的就是害怕这些地方武装会出现贪墨的现象,不过结果还好,有着第八装甲师在中原省南部杀的人头滚滚,这极大的震慑了那些企图浑水摸鱼的家伙。
“排好队!所有人全部都能领到东西!”
“哎!对就说你!挤什么挤!给我去后面排队去!”
“哎!那个妇女!来这边!所有老弱妇孺到这里优先领取物资!”
这是皖北地区的一个救济点,从二十天前,就开始有大批的难民进入他们这里。
短短十几天就有超过100万难民进入,不过即使当所有难民看到救助点那堆积如山的粮食与棉衣,大家心中都十分的迫切。
和自己一样的难民实在太多,谁都想优先获得救助,加上这些难民绝大部分都是一辈子农民。
农民也有属于自己的小九九,所以遇到比较遵守纪律的78集团军,反而屡屡面对这些有些小狡诈的农民时颇为无奈。
打不得骂不得,就是看到你如此,有极少一部分人却是利用你这种心态,打蛇随棍上。
这种时候,那些原本就是当地武装的保安团、地方武装就派上了用场。
不过他们也就是态度凶悍一些,在管涔山政府工作人员、以及78集团军宪兵部队的监视下也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大批从西南来过来的记者,有华夏人也有很多西方各国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仿佛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个地方是个神奇的所在,即使是国力强大如美利坚这样的国家,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提供数千万难民所需的充足粮食和足够的过冬棉衣。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华夏的北方政府竟然做到了这一点。如今,西方各国已将管涔山与78集团军视为华夏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
这些记者当中,也混杂着许多由国府派遣而来的情报人员,他们日夜坚守在此地,密切监视着一切。
起初,所有人都坚信这些晋省人最多只能坚持短短数天或十余天而已,没有人愿意相信那个名为王庆之的人能够拿出如此庞大数量的粮食。
这段时间里,王淳频繁地前往各个难民救助站进行视察,并不断地接见难民以及工作组成员,他的身影穿梭于人群之间,为人们带来希望和温暖。
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后续的工作计划,尤其是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归来的难民。伴随着王淳一同抵达的,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冬季物资。
";那个王庆之竟然真的拿出了大批粮食和棉衣,根据中统和军统情报人员汇总后的结论!";
";这一个月来,管涔山提供的粮食超过五亿斤,而且看起来他们似乎还有很多存货!";
";但是我们在各地安插的谍报人员报告说,北方各地的仓库库存量并不多,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的用量!";
陈果夫兄弟以及众多原本计划为难王淳的国府权贵们,听着眼前这位中统官员的汇报,都感到难以置信。
陈果夫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五亿斤粮食,这得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