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 第26章 价高者得!

第26章 价高者得!(1/2)

    辛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乾人也学会了中原人那爱慕虚荣的习性。

    “既然各位有此提议,我便依你们所言。首先,贵国的太上皇在大秦客居了整整四个月,我们为他修缮了宫殿,并承担了所有日常开销。

    这些费用累计已高达白银一百万两,只要贵国愿意支付这笔费用,我们自会将贵国的太上皇安然无恙地送回。”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在群臣之间扫过,继续道:“其次,我大秦愿意以汉东二郡为交换,换取贵国的穰邑郡。用两郡换一郡,这足以显示我大秦的诚意了吧?不知贵国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第二条提议暂且不提,毕竟对于乾国来说,换回两郡并不吃亏。

    然而,秦国若得到武关,便等于打开了通往中原的东南门户,这对秦国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收获。

    但是,第一条提议却明显是狮子大开口。

    所谓的太上皇日常开销,实际上就是赎回太上皇的赎金。

    可这赎金之巨,白银一百万两,实在令人咋舌。

    乾国一年的钱粮赋税,全部加起来折合成白银也不过四百万两。

    若真的被秦国一口咬去一百万两,那乾国的国库岂不是要空虚到难以维持国家运转了?

    坐在御座之上的陈泽,语气坚决地开口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休想从朕这里拿走一枚铜板,国库的财物,皆是我大乾子民用血汗和辛劳积攒而来,岂有轻易拱手送人的道理!”

    这番话一出,殿上众人皆是一愣,尤其是辛宜。

    乾国皇帝该不会是个愣头青吧?

    难道他不知道,这谈判就跟菜市场买菜一样,报价与还价本是常事吗?

    有我报的价,也有你还的价,怎么还没还价直接一口就拒绝了,你试试呢。

    你报个一万两试试,说不定我也能同意呢?

    辛宜急了。

    毕竟在临出发前,秦皇以及一干重臣有过推演,只要能得到武关,怎么样都是赚。

    武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军事要地,更是秦国通往中原腹地的门户。

    一旦掌控武关,秦国便可顺势掠夺郑、卫、应三国,这三国的农业和商业皆十分繁荣,对秦国来说无疑是一块肥肉。

    虽然打赢乾国不算难,但是乾国依靠上庸关,秦国始终无法扩大战果,能吃到嘴里的,也只有汉东二郡。

    而位于中原的郑、卫、应三国,既无险可守,又人傻钱多好欺负。

    在秦人眼中,他们和函谷关以东的申国和赵国差不多,打他们可比和在汉中死磕乾国简单多了。

    秦皇甚至已经交代了底线,只要能换回武关,愿意将汉东二郡、甚至乾国的太上皇都归还给乾国,并额外支付五十万两白银作为补偿。

    然而,辛宜作为使者,自然希望能为秦国争取到更多的好处。

    他原本的计划是先狮子大开口,给乾国一个高价,只要定下了乾国要赔款的基调,后面无论怎么谈,秦国都是血赚!

    计划很完美,但是第一步就出现了意外。

    这个乾国皇帝似乎并不按常理出牌啊,他不一般。

    辛宜有点分不清此人到底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不过,你们还想不想赎回太上皇,如果想要赎人哪有不给钱的?

    我们秦国是你们能白嫖的吗?

    就在辛宜正欲开口的时候,陈泽伸手打断了他。

    “既然秦国对穰邑郡和武关志在必得,郑、卫、应三国也想得到穰邑郡和武关,那么,便以价高者得之。

    丞相,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理。明日朝会,朕将依据各方所出的筹码,决定穰邑郡和武关的最终归属。”

    “臣领旨!”

    丞相汪敏博领旨后,心中却是在揣摩着皇帝的真实意图。

    难道真是价高者得?可是倘若武关真的落入郑、卫、应三国之手,那乾国就是彻底得罪了秦国。

    两国会不会再次开战先不说,那太上皇可就几乎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如果太上皇真的客死秦国,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仅要承受世人的指责,更会在史书上留下不忠的污名。而皇帝本人,也将会被记上一笔“大不孝”的罪名。

    难道皇帝一点不顾及自己的声誉与风评。

    汪敏博心里琢磨不透,但是皇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去办理这棘手之事。

    ……

    长阳城,四方馆。

    这里是专门用来接待其他国家使臣,给他们提供食宿的地方。

    郑国、卫国、应国三国正使齐聚一堂。

    他们本是怀着几分忐忑的心情,因为早朝之上,乾国皇帝竟只召见了秦国的使者。

    然而,朝会一结束,乾国官员便匆匆前来通报消息,三位使者听闻之后,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他们相视而笑,眼中流露出几分不屑与自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