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吧

字:
关灯 护眼
书吧 > 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 > 第29章 口粮麸糠之辩,高俅的成长!

第29章 口粮麸糠之辩,高俅的成长!(1/2)

    如今关羽和岳飞都在训练新军,粮食供应自然要将大头放在军队,

    而面对这场全国范围内的难民潮,陈泽能做的仅仅是先保证他们不饿死。

    但是,这种掺麸糠掺沙子的事情,陈泽怎么会说是自己指使的呢。

    自己是君父,不会干这种事!

    他俯视着下方的高俅,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高俅,都察院杨御史弹劾你中饱私囊,将赈灾的粮食换成了麸糠,你有何话说。”

    高俅深深一礼,毕恭毕敬地回答道:“陛下,臣确实将赈灾粮食换成了麸糠,这是事实。但杨御史所言臣中饱私囊,实乃无稽之谈,纯属诬陷!”

    高俅心中暗自咒骂杨学林。

    开玩笑呢,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我高俅是一心为陛下做事,甚至不惜将家中三十万两银子悉数捐了出去,你觉得这个时候我会贪腐?

    我,两袖清风高侍郎!

    杨学林见高俅已经承认偷换粮食的事情,便趁机进言:“陛下,既然高俅已经承认将赈灾粮食换成了麸糠,请陛下将他革职查办,以儆效尤!”

    高俅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怒火,瞪着杨学林,仿佛要用眼神将他吞噬。

    他冷笑道:“杨大人,你可知我国境内有多少难民?京城附近又有多少?

    你眼中不屑的麸糠,对于那些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却是救命的稻草。不仅是麸糠,他们连草根、树皮,甚至泥土都敢吃!”

    杨学林被高俅的话堵得哑口无言,他哪里会关心这些难民的死活?

    高俅继续质问。

    “杨大人,你可曾见过因吃观音土而活活胀死的人?”

    “你可曾见过沃野千里,就连野草和树皮都被啃光的场景吗?”

    “你可曾见过易子而食的惨状?”

    杨学林被高俅一连串的问题问得面红耳赤,他愤怒地反驳道:“你胡说八道!哪有人能吃土的!”

    高俅冷冷一笑。

    “杨大人,你看,即使我告诉你这些事实,你也不会相信。”

    “但我亲眼所见,那些难民为了生存,连土都敢吃。观音土吃进肚子里,遇到水就会凝固,到最后把人活活憋死。”

    “易子而食,杨大人应该听过吧,这写在杨大人看的书上,也不过就是四个字而已,我在去赈济这些难民的时候,可是亲眼目睹过那惨绝人寰的场景!”

    高俅的语气越来越激动。

    “你以为我毫无人性?你以为我中饱私囊?”

    “我亲自去施灾棚看过,如果不变通一下,用有限的粮食去救更多的人,那后果不堪设想。”

    “杨大人,你看到想看到全国其他地方的难民一个个都饿死在路上吗?”

    杨学林不甘示弱地反驳道:“赈灾粮款不够,可以向朝廷请求再拨放啊!”

    高俅无奈地摇了摇头,就像是在看一个傻子:“杨大人,你如今就在这朝堂之上,你知道朝廷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你不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太上皇西征,上庸关大战,眼下国库就是一个空壳子!”

    “而现在,一斤口粮可以换三斤麸糠,这就等于原本能救活一个人的粮食,现在可以救活三个人了,杨大人,你说我是在害人,还是在救人?”

    “说得好!高侍郎果然是君子豹变,辅国良臣!”上座的陈泽开口赞道。

    作为皇帝,他自然不会亲自和这些臣子对象,自会有人当自己的枪。

    这些人站出来撕逼的时候,那作为裁判的陈泽自然也要拉偏架。

    更何况现在高俅在场面上还是大优势。

    直接判胜!

    在场的大臣们并非都是杨学林那般只知空谈的清流,那些真正做实事的大臣们,早已洞悉了高俅话语中的深意。

    难民们身处困境,只要能有食物果腹,他们不会计较那是麸糠还是草料。

    如果是用口粮赈灾,那么全国范围内的赈灾,粮食是绝对不够的,这样难民聚众造反的可能性便会大增。

    如果是麸糠,那么难民好歹还能撑下去,虽然日子过的不好,但至少能让难民们勉强维持生计。虽然生活艰辛,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若连这最后的希望都剥夺,那么难民造反就是迟早的事。

    杨学林败下阵来,他的同党之中自然也有了解实务的官员。

    这时,一位官员上前,向高俅拱手道:“高大人的深谋远虑,下官佩服之至。但有一事,下官仍感困惑。既然掺入麸糠已能勉强维持难民生机,那为何还要在粥里掺入沙子呢?”

    高俅听后,微微摇头,心中暗自评价这位官员:这人也是个傻子,不过是个聪明点的傻子。

    他解释道:“在赈济难民的粥里掺入沙子,真正的难民为了活命,即便粥中有沙子,也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去。而那些冒充难民、企图白吃白喝的人,一旦发现粥中有沙子,下次自然不会再来了。这样,我们便能确保有限的粮食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