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他们要吃最少的食物,干最多的活,拿最差的武器,去最危险的阵地。
俩字形容:炮灰!
丁元德听到这个判决,瞬间如遭雷击,愣在原地。充军?这岂不是与死无异!
他心中涌起一股绝望,连忙声嘶力竭地大喊:“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然而,陈泽只是冷漠地挥了挥手,锦衣卫们便像拖死狗一般将丁元德拖出了大殿。
随着丁元德的求救声渐行渐渐远,大殿内重新恢复了平静。
陈泽的目光扫过下方那些如同鹌鹑般瑟缩的群臣,淡淡开口:“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异议?”
有了丁元德的前车之鉴,群臣谁还敢再提出异议?
他们纷纷低头,异口同声地说道:“臣无异议!”
陈泽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那大军明日便开拔。丞相,朝中政务就交给你了。退朝!”
群臣纷纷跪拜,齐声恭送:“臣等恭送陛下!预祝陛下凯旋归来!”
……
长阳城至清河郡的官道上,大军如长龙般蜿蜒,连绵不绝,一眼望去,竟有数十里之遥。
队伍中间是一驾豪华的马车,四周护卫的都是皇帝的亲卫——锦衣卫,而宫里两位大太监,魏忠贤和李忠,也都在马车周围候着。
马车里,暖炉的炭火烧的正旺,车厢内暖意融融。
【部分正文强制删改……】
陈泽根本没有将战事放在心上,反而像出游一般悠闲自在。
敌军那边,不过一郡之地,只有六十万人口,兵力不过两万杂牌军。
我方则是一国之力,光是京兆府就有八十万人口,此次五万大军压境,更有岳飞这样的名将坐镇。
就算全民皆兵的话,那也是八十万对六十万。
“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80万对60万,优势在我!”
况且此次出兵,陈泽根本就没有插手的打算,就打算看岳飞来个完美的首秀,然后自己在后面蹭个助攻。
他不信,有岳飞在还能翻车了不成!
与此同时,清河城内,清河王一方也已得知皇帝御驾亲征的消息。
不过,他们倒没有过分紧张。
因为那五万禁军什么成分,大家都很清楚,大部分都是凑数的。
而自己这边两万郡兵,虽然实力也不怎么样,但依托清河城的坚固城墙,守城绰绰有余。
更令他们感到好笑的是,皇帝的行军速度竟然如此之慢,一日最多不过三十里,照此速度,恐怕要等到过年也未必能抵达清河城。
当有幕僚提及皇帝还有七千先锋军队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包括清河王也笑了。
就七千人,还是步骑混成,领军的还是个无名之辈。
好像叫什么岳飞,以前根本没听过,这样的人能会打仗吗?
反而自己这边,领军的武信侯韩文可是出身将门世家!
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高枕无忧!
况且如果带攻城器械那就走不快,不带攻城器械就算能急行军,那又怎么攻城?
他们还能飞进来不成?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岳飞早就将五千步卒交给了自己的副将,由他们吸引敌军的视线。
此时的他已经率领两千背嵬军,携带着充足的干粮,经过四日的昼伏夜出,疾驰而来。
他们避开敌人的视线,悄无声息地接近清河城,此时距离清河城已不足二十里。
夜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
在清河城外的密林中,两千背嵬军如幽灵般静谧。
他们默默咀嚼着干粮,战马也被精心照料,马蹄被厚厚的布包裹,马嘴则被笼套束缚,以防发出任何声响。
此时的清河城城墙上,原本应该守城的士卒们个个都已经躲进了阁楼之中,一个个紧挨在一起,围着火盆烤火,彼此间交头接耳。
“才给那么点军饷,就想让老子大晚上的巡逻,连个鬼都没有!”一人抱怨道。
“就是,这么冷的天,也不会当官的会出来巡查,我们就在这里待着。”另一人附和着。
于是,大家都默契地选择了偷懒,宁躲进阁楼内烤火,听别人讲讲荤段子。
多自在啊!
对于这一切,将官们也是心知肚明,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皇帝的大军距离清河城还远着呢,以后正需要这帮丘八卖命,所以对于士卒们现在的偷懒耍滑,他们都选择了视而不见。
大家都是给上头打工的,打工的何必为难打工的呢?
就在城墙上那些郡兵们个个无精打采,眼皮沉重得仿佛随时都会合上的时候。
冷不丁地,数十只飞虎爪突然出现在城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