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国诸将也正密切关注着联军的动向。
被任命为主帅的张辽率先打破了沉默,淡淡说道:
“不算厉害,但至少还有自知之明。”
敌军没有盲目进攻,说明敌将有自知之明,打仗谨慎。
只不过,这个寨子扎的,水平一般。
当然这个一般,也是和乾军这边的扎寨水平相比。
常遇春也很认同张辽的观点,补充道:
“结硬寨,打呆仗,他们要是真能把寨子扎好,说不定要比那些秦军还要棘手。”
胡宗宪捋了捋胡须,沉声道:
“诸位皆是一世名将,取胜自然不难。只是我军兵寡,而敌军势众,若只是惨胜或中胜,对大乾来说也是不利。”
“我刚刚收到金陵急报,只需再过五日,就会有决定战场走向之重器送来,届时,就是大败敌军之日!”
“善!”
众将闻言,皆是喜笑颜开。
如果敌将轻浪,那大胜自然不在话下。
但面对谨慎且兵力雄厚的敌军,若贸然强攻,即便能胜,也必然是惨胜。
所以,能开挂自然最好。
毕竟,火药再值钱,也无法与兄弟们的性命相提并论。
次日。
两军对垒。
第一日,曹塽想的是探探对面乾军的虚实,因此并未全军出动。
随着联军辕门的开启,一队队整齐划一的步兵方阵从联军大营中鱼贯而出。
走在最前面的方阵中,旗帜如林,高挂着“魏”字大旗。
紧随其后的是徐军和吴军。
十万大军列成军阵,放眼望去,人山人海,声势震天。
另一边,乾军得知魏军出战后,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张辽派出五万大军迎战。
五万大军齐齐冲出乾军大营,在距离对面仅有一箭距离外的地方列阵以待。
“杀!杀!杀!”
联军阵地的士兵们齐声高喊,喊杀声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一波接着一波,气势高涨。
随着喊声的节奏,他们手中的刀剑开始有节奏地敲击着盾牌。
十万人同时敲打,钢铁与钢铁的碰撞声如同雷霆般震耳欲聋,也如同巨锤一样,重重地砸在乾军将士每一个人的心头。
联军的士气肉眼可见地高涨,就连原本稍显萎靡的吴军士气也为之振奋。
老实说,魏军的士卒是打心眼里轻视敌人,他们瞧不上南边这些边角料土包子的。
毕竟,他们以前打的可都是中原各国的精锐。
尤其是宋国,宋国的普通士卒都人人有甲,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武器,简直富得流油。
但是,还不是照样被他们大魏按在地上锤。
所以,他们瞧不上乾军,更瞧不上被乾军击溃的吴军。
他们甚至觉得,光是这阵势,对面应该就有不少人被吓得尿裤子。
但可惜,乾军坚挺的很。
得益于各种增益BUFF的士气加成,那些普通的乾军士卒虽然有的面露异色,但是并未出现骚动。
而那些精锐部队,面对敌军的这些阵仗,只觉是对面是在装腔作势。
是硬骨头还是软骨头,正面碰一下就会知道了!
“杀!”
张辽一声令下,旗手迅速挥舞令旗。
曹塽也在发号施令。
双方的军队,犹如两股汹涌的巨浪,同时朝着对方席卷而去。
顷刻间,战场上便陷入了一片混战。
乾军与联军如同两股钢铁洪流,激烈碰撞。
组成乾军头部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魏军主力同样不含糊。
战场上的恶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这个时候无论哪一方先绷不住,都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
联军方面,魏军与徐军凭借人数优势,在与乾军的较量中尚能维持平衡。
然而,吴军的阵地却如同风雨中的小船,摇摇欲坠。
吴国原先就吃了一次大败仗,吴国的士卒在心理上自然就弱了三分。
乾军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自然朝吴军阵地发起猛攻。
为了突破吴军的防线,乾军甚至动用了他们唯一的将军炮。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炮弹如流星般划破天际,精准地落在吴军的阵地上。
爆炸的瞬间,吴军士兵被炸得血肉横飞,惨叫声此起彼伏。
虽然一枚炮弹的破坏力在庞大的战场上显得微不足道,但其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却足以让吴军士气大挫。
吴军隐隐有崩溃的迹象。
看着吴军如此不堪一击的表现,曹塽愤怒至极。
吴军虽然没见过火炮,但是他见过。
这种火炮,他曾在宋国见识过。